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社会快讯 查看内容

大学校工旁听诗歌课程 两年作诗1500首成草根诗人

评论: 0

摘要: 校工诗人凌丽秀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凌丽秀是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后勤部水电中心的一名值班员,但她的另一重身份是一名诗人。两年时间里,凌丽秀在工作间隙,旁听了川大的诗歌课程,并创作了1500多首诗歌。这个性格内 ...

校工诗人凌丽秀

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凌丽秀是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后勤部水电中心的一名值班员,但她的另一重身份是一名诗人。

两年时间里,凌丽秀在工作间隙,旁听了川大的诗歌课程,并创作了1500多首诗歌。这个性格内敛的校工,为自己取了个笔名光芒。她有的短诗写得相当不错,看得出,是一个内心有光亮的人!著名诗人、四川大学教授向以鲜评价说。

请同学帮忙借书

每天可写10首诗左右

2015年的一天,43岁的校工凌丽秀出于对诗歌和学习的渴望,走进了学校图书馆。作为一名校工,她没有借书卡,于是她找到一位学生借卡,对面背着书包的年轻人很乐意地为她借了书。 我很幸运,这些陌生的学生都愿意帮我。他们还主动为我推荐书目。我喜欢诗歌,尤其是徐志摩的诗。

10日下午,记者来到四川大学后勤部水电中心,一间20平方米不到的水电中心值班室,凌丽秀就在此处工作和生活。凌丽秀拿出了厚厚一摞A4信纸,上面是她亲笔写的诗作,2年间,1500余首。

凌丽秀性格内敛,她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光芒,光芒带有一种温和的感觉,她希望大家都能如此称呼她。她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本从图书馆借来的拜伦雪莱济慈诗精编以及一本写了十多页的信纸本,今天有些忙,作了9首左右,我的工作比较灵活,一天能写10首左右。

旁听诗歌课程两年

白天上班晚上听课

对于诗歌,凌丽秀另一个重要的学习途径是旁听大学的诗歌课程。她的第一次旁听经历,发生在两年前的一个晚上,她听了黄峰老师的诗歌写作课。回想起第一次进入课堂旁听时的情景,她仍激动不已,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教室,我在后门走来走去,想着先见到老师,请她同意之后再进教室,没想到老师竟然是从前门进去的!

有了第一次旁听成功的经验之后,凌丽秀成了诗歌课程的旁听常客。此后,她还多次旁听了文新学院王红老师的中国诗歌艺术、主动去联络拜访了川大有名的诗人干天全老师和向以鲜老师,把自己写的诗歌发给他们,请他们指导。

到目前为止,凌丽秀已经坚持旁听了两年。由于白天要工作,她只有晚上才有空,一周2到3节夜课,两年下来,上的课难以计数。

川大老师眼中的她

// 文新学院王红:

她是一位有内涵的草根诗人

凌丽秀给王红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6年的一天,王红在自己的课堂上分享了凌丽秀的一首诗,她朗诵完诗歌后向全班同学介绍了这首诗歌的作者。到这个时候,同学们才注意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凌丽秀。

王红十分关照凌丽秀,两人互加了微信,几乎每天都有交流,王红还把学院的课程表发给了凌丽秀。对此,凌丽秀非常感动:老师十分照顾我,但我不能太过分,学生们都是努力学习并且付了学费才能享有这些资源的。我坐在最后面,听一听就十分满足了。

有时无法到教室听课,凌丽秀一定会发微信给王红致歉。凌丽秀的认真好学与谦逊多礼,给王红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姐学习精神感人,悟性也好,她是一位来自土地的女性,是一位朴实、羞涩、爱学习、有内涵的‘草根诗人’。

// 诗歌名人向以鲜:

她和她的诗作 有风骨有光亮

著名诗人、四川大学教授向以鲜,也是凌丽秀的微信好友。凌丽秀总会把自己的诗作发给向以鲜点评,她有的短诗写得相当不错,看得出,是一个内心有光亮的人!

10日,记者联系到了向以鲜教授,谈起凌丽秀及其诗作,他说:我认识大姐有1年多了。她的生活比较普通,但在我看来,就像她的笔名‘光芒’一样,她是一个有光芒的人。一个内心有光芒有诗意的人,不会因为她工作的平凡或是地位的普通而减少她夺目的魅力。想到光芒大姐,让我深刻意识到,诗歌真是很伟大,它让一个生活原本普通的平凡人展现出一道不一样的光彩。

对于凌丽秀写的诗歌,向以鲜教授以很有风骨四字做了简单点评,文章简短有力,文风有风骨,有光亮。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15 22:28 , Processed in 0.0819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