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者刘士余 [忠言逆耳利于行,甚至有可能在某一个特定的时点、特定的案件、特定的场合,证监会党委和我本人会因为某件事儿掉几根羽毛。同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这一天大的事比,掉几根羽毛算什么呢?] 如果要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画一幅肖像,他一定有两种性格,首先是谦逊与包容,另一面是严厉与坚持。一年过去,刘士余已从上任之初的证券新人成为今天投资者口中的白话主席——无论是珍珠项链还是资本大鳄,刘士余都在放低姿态旧能与市场充分沟通。 请你会后跟我聊聊,你可以给我提一些建议,欢迎你们提建议……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期间,刘士余再次以倾听者的姿态出现在各个场合,无论是对学者、企业家,还是对记者,他都在试图获得更多的智慧,得到更多的理解,为制度改革与市场监管赢得更大的弹性。 对于自己过去一年的工作,刘士余曾用三个字概括,即稳、严、进。稳是情势所至,严是监管选择,而进是最终方向。 白话主席 去年底以来,刘士余一直以语录达人的形象出现的媒体上。 金句主要来自三个场合,一是2016年12月3日,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刘士余说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二是2017年2月10日在今年的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刘士余说资本市场不允许大鳄呼风唤雨,对散户扒皮吸血、要有计划地把一批资本大鳄逮回来。 第三次则是全国两会开幕之前,证监会在国新办举行的专场记者会上,刘士余说,我到证监会工作后,花了较长时间来了解资本市场的各种乱象,感到很震动。我看到这些乱象,就想找些比较简单、贴切、大家都能懂的词,来给每一个乱象贴上一个标签,这不是我创造的。 谈及野蛮人、妖精、害人精、大鳄这些用词,刘士余暗示,这些人的行为往往是披着合法的外衣,打着制度的擦边球,在资本市场上巧取豪夺,侵蚀着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他进一步说,在金融市场 上,金钱的诱惑是巨大的。天使和魔鬼就在一念之差,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家和金融大鳄只有半步之遥。 而为了惩治违法行为,他表示本身也可能会因为某件事儿掉几根羽毛,不过把市场秩序维护好,掉下去的那几根羽毛还会长出来的。 在会上他还就地取材,以女记者的珍珠项链为例,来比喻公司上市以及对上市公司的监管。称要以高质量的线、串高质量的珍珠、用锁头锁住,才能串出好的珍珠项链。同理,要形成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同时配以稳定的改革方向和运行制度,并进行严格的监管,只有这样资本市场才能稳定降发展。 但是,一年前上任之初的刘士余,给公众的可不是今天这样生动活泼的形象。 2016年2月20日,股灾未平又遇连续熔断,股市基础脆弱不堪之际,刘士余临危受命出任证监会主席一职。从银行家到证券市场监管者,刘士余的角色发生了180度大逆转。 证监会主席一直以来都是最受关注也最受争议的角色,时刻面临平衡改革与波动之间的关系,面临市场各方主体的利益博弈,还要面临出手行政监管与尊重市场规律之间的选择。这些选择时刻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 他从银行转身跨入证券市场时,是紧张的、焦虑的,对能否稳住市场,让投资者重拾信心,也是充满未知的。这一点从他去年在全国两会期间专场记者会上的表现就可见一斑。 2016年3月12日,在银、证、保三会的联合记者会上,上任仅22天的刘士余首次公开亮相,并回应市场的关切。第一财经记者在现炒到,与其他两位主席不同,刘士余手上拿了一叠材料,回答记者提问时,不时低头翻看,显然是做了充分准备而来。当另外两位主席回答记者提问时,刘士余总是侧耳倾听,并不时做些记录。 在上述记者会之前,刘士余并未进行公开露面。甚至面对媒体在两会期间的围追堵截,他也鲜有发言,直到那时,他才公开吐露心声。我到证监会上任22天,还没满月,但我深感责任重大,而且越来越重。刘士余用他独特的口音、缓慢的语速,表达了自己对证监会主席这一职位的理解,我一直奉行少说多做的理念,但资本市场是要求公开透明的,所以作为证监会主席,该说的还是要说。 注册制、股市异常波动、救市、熔断机制……对于市场普遍关注的问题,刘士余没有选择用模棱两可的官话寻求过关,而是给出了清晰的评价、明确的结论,以及通透的逻辑阐述。 从谨言慎行到主动沟通,可以看到随着市场趋于稳定、发展方向渐明,这位监管者的自信也在明显提升。 回顾过去一年,从三个角度来看,刘士余监管的证券市臣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首先,久悬难解的IPO堰塞湖正有消融之势。证监会2016年全年共审核275家IPO申请,通过247家,其中11、12月份就审核了97家,通过84家,月审核数量从上半年的10~20家上升到了年底的30~60家。2016年全年证监会共核发IPO批文280家,11月份以来核发速度从每月两批提速到每周一批,月核发批文家数从上半年的10~20家上升到了年底的50家。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9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665家,其中已过会37家,未过会628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590家,中止审查企业38家。虽然总量仍维持在600多家的高位,主要是企业上市申报热情不减。可以看到,发行速度正快速提升,上市周期也在大幅缩短。 IPO堰塞湖一直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一大难题,理顺上市入口,对重塑市场生态,改变以炒新、炒概念为特征的A股市尺有前置意义。 第二个变化是各种炒作降温,股票估值回归,挤泡沫效果明显。第三个变化是强监管常态化,稽查执法雷霆之势持续,大案要案不断。 忽悠终结者 通过并购重组进行价值重估,是过去多年来投资机构及上市公司惯用的手法。监管多年,但成效不显。忽悠式重组、伪市值管理,一度成为市场各方心照不宣的秘密逻辑。 刘士余对这种现象下了狠手。上周五证监会宣布将处罚一起案件,在这起案件当中,浙江九好集团通过虚增收入2.6亿元、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等方式,将自己包装成价值37.1亿元的优良资产,与鞍重股份联手进行忽悠式重组,以期达到借壳上市之目的。 由于稽查执法力量的及时介入,此单忽悠式重组被遏止在信息披露违法阶段,没有最终得逞,避免了有毒资产流入A股市场。证监会决定对相关违法主体进行顶格处罚,并采取不同时限的市场禁入措施。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这一案件是由群众举报而获得的线索,证监会收到举报后,会高层领导迅速作出批示,并成立专项调查小组,前后进场人数多达70余人。 这并非单一个例。近期披露细节的唐汉博跨境操纵案、鲜言操纵匹凸匹等案件,证监会都迅速成立专门调查组,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调查及定案。 一年来,我们坚持依法监管、全面监管、从严监管。刘士余在2月26日专场记者会上,就曾明确说过,对于资本市场的乱象,证监会及时亮剑、坚决亮剑,该盯住的线索盯住不放,该立案的及时立案,该彻查的及时彻查。 证监会数据显示,2016年证监会系统共受理违法违规有效线索603件,启动调查551件;新增立案案件302件,比前三年平均数量增长23%;新增涉外案件178件,同比增长24%;办结立案案件233件,累计对393名涉案当事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冻结涉案资金20.64亿元;55起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已对其中45起立案侦查。 其中,作为传统类型案件的信息披露违法、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立案案件共计182件,占案件总量的63%,上述类型案件分别占比为24%、21%、15%,居于案发数量前三位。新增老鼠仓立案案件28起,同比增长87%。查办14起新三板领域违法案件,占新增立案案件总量的5%,涵盖财务造假及信息披露违法、操纵股价等多种违法行为;查办13家私募机构的违法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稽查执法越来越常态化,自查、现场检查、专项检查等方式相互配合。在2015年证监法网行动基础上,证监会又分别于2016年5月13日、10月21日、11月25日、12月23日,专门部署查办4类违法案件,剑指审计评估机构执业违法行为,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市场操纵违法行为以及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违法犯罪行为。 证监会方面表示,2017年还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按照专项执法行动与常规案件办理协调推进、大要案件与普通案件统筹兼顾的工作原则,严厉打击各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提升证监稽查执法效能,切实防范化解市崇险,有效遏制关键领域违法苗头。 一边是严防死守,一边是亡羊补牢。对于容易出现寻租、利益输送问题的环节,证监会也抓紧弥补漏洞。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在IPO审核、发审委员见面等制度环节上,做出严格限制,在稽查办案的链条上也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完善并购重组、再融资以及大股东减持等规定。 今年2月17日,证监会专门宣布修订了再融资规则,以抑制上市公司过度融资,引导资金去往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地方,避免资金脱实向虚。长期以来上市公司金融化特征明显,再融资规模快速膨胀,其中不乏编项目、炒概念过度融资的案例。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2016年沪深两市再融资总规模达到1.79万亿,是同期IPO融资规模的近13倍。 铁腕治市,不怕掉羽毛 看上去风风火火,背后却几多坎坷。过去的一年,刘士余的铁腕治市频频遭遇挑战。 在监管的过程当中,可能大家会有一些不同的认识。我也非常关注媒体对我去年12月3日在基金业协会那个倡导之后的报道和评论。刘士余妖精论传播开之后,表示他本人也在思考自己用语的妥当性。 他总结,评论大体分为三类,有质疑的、有批评的、有赞同的。 不管哪一类,我认为都是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稳定降发展的关心,出于对我本人、对证监会工作的关心。‘忠言逆耳利于行’,甚至有可能在某一个特定的时点、特定的案件、特定的场合,证监会党委和我本人会因为某件事儿掉几根羽毛。刘士余说,同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这一天大的事比,掉几根羽毛算什么呢? 在他看来,只要把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好了,把市场的三公秩序维护好了,掉下去的那几根羽毛还会长出来的。 就算掉毛,也不能坐视不管,刘士余选择迎难而上。但反对的力量不只来自于评价,也不只来自于不理解。 第一财经记者从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处获悉,证监会在打击违法案件、处罚违法主体的同时,也在法庭上当了40余次被告。 2016年证监系统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01件,办理行政诉讼应诉案件171件,案件类型涉及证监会行政许可、行政检查、信息公开、信访投诉以及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的案件类型各个方面。 具体而言,2016年办结的164件案件中,共维持116件。其中,通过释法说理、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共计84件就此案结事了。而申请人对复议决定不服,提起诉讼的案件有32件。 在诉讼中,证监会系统凝聚力量、多措并举做好应诉工作,2016年全年共出庭约120次,涉及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19个城市的地方人民法院。前述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积极应诉,说清事实、阐明法理,法院作出的45件生效判决中,支持证监会44件,终审胜诉率为98%。 特别是通过诉讼,证监会的有关监管政策、执法措施等,得到了相关当事人的理解、人民法院的支持和社会的赞同,增强了证券期货相关执法工作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该人士称,行政复议不护短、不掩饰,也曾因复议审查发现证据不足而撤销1件行政决定,基于适用法律依据不正确、违法所得计算错误而变更行政决定3件。 2017年证监会的监管思路十分明确,即稳中求进。刘士余此前在监管工作会上曾介绍称,稳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不偏离,这是最大的稳;二是市场证明行之有效的监管政策和做法不动摇、不折腾,务求实效;三是资本市场运行要稳,这是改革发展措施的基础;四是持续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稽查执法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弱化;五是对市场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反应要灵、判断要准、行动要迅速;六是应对风险的各种预案要全、责任要明、出手要果断。 进也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四个意识必须要增强;二是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能力要提升;三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改革要深化,市场基础性功能要强化;四是资本市场生态环境要净化,敢于亮剑,善于亮剑;五是证券期货行业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要有所提升;六是开放要有新举措,法制建设要有新成就。 不过,随着混业监管越来越迫切,刘士余要面对的不仅是证券期货市场,还要协调整个金融市场的大监管。金融大监管的第一步,就要迈向规模超60万亿的资管业务。 近日,由央行牵头,一行三会(央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正共同制定资管业务统一监管办法。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办法主要从五个方面实现监管的统一。 一是让产品与风险承担能力匹配,完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二是让资本与其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所承担的实际风险相匹配,完善资本约束与风险准备金计提规则;三是统一杠杆要求,消除多层嵌套;四是充分共享信息,建立综合统计制度,实现监管者对底层资产和最终投资者的穿透识别;五是明确监管权属划分,明确监管部门为风险处置第一责任人。 作为参与部门之一,证监会对此表示支持。这是中国金融市忱范风险、降发展必须要做的一件大事。刘士余此前曾回应称,证监会正积极配合,共同努力。 事实上,证监会在完善投资者适当性方面已经开始行动。3月13日,证监会举办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实施培训会议。据证监会主席助理黄炜透露,该办法是2016年12月12日由刘士余签发主席令,正式发布的文件。这是中国资本市场首部专门规范适当性管理的行政规章,是统领市场适当性管理制度的母法性质的文件,该办法自7月1日起正式实施。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5 07:59 , Processed in 0.0426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