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3月16日文章,原题:中国小城市疲于应付婴儿潮自从北京在2015年结束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中国的较小城市就在竭力应对新出现的婴儿潮,这也表明目前进一步放宽二孩政策尚为时过早。 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全国人大代表孙晓梅表示,她到小城市走访后发现,原本就已疲于应付的医院、儿科医生和幼儿园正面临更多新生儿。她说,四川某疫苗接种中心人满为患,以至于她无法进去;内蒙古乌兰浩特某医院已经没有将产妇从产房推出的移动产床,只能用木质担架将她们抬出。对于一些人口学家及其他人士就解决中国人口老化和劳动力减少的问题,呼吁进一步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孙在上周参加人大会议时表示,(他们)需要到较小的城市去看看当地医院的状况。她说:他们或许只是根据大城市的情况得出结论。事情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 由于人们近几十年来形成了少生孩子的倾向以及大城市高昂的生育成本,并没使中国各地都出现婴儿潮现象。但小城市的居民更乐于生二孩,因为当地的生活成本和压力都相对较低。而在这些地方,医疗和教育设施的利用率均已达到极限。缺少儿科医生的问题无法一蹴而就,因为需要7年时间才能培养出一名此类医生。曾在妇联工作30多年的孙表示,她期待计划生育政策终将被完全取消。但在此之前,提升出生率的最有效途径是建造更多医院、补贴托儿机构并为有多个孩子的家庭提供税收减免待遇等。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16 17:00 , Processed in 0.04263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