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昨天市场最大的谜团:为何加息加出了降息的效果?

评论: 0|来自: 华尔街见闻

摘要: 昨日市抄历了美联储加息以及中国央行货币市场加息,但从金融市场 反应来看,加息却都加出了降息的效果,让不少人感慨是不是又遇到了假加息。中国央行量稳价升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几个小时之 ...

昨日市抄历了美联储加息以及中国央行货币市场加息,但从金融市场 反应来看,加息却都加出了降息的效果,让不少人感慨是不是又遇到了假加息。

中国央行量稳价升

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几个小时之后,昨日中国央行上调三大指标性利率。7天、14天及28天逆回购利率均上调10个基点,6月及1年期MLF利率上调10个基点。另据媒体报道,隔夜、7天及1个月SLF利率分别上调20、10及10个基点。

当天,国内债市不跌反涨,国债期货盘中一度冲高涨幅超过1%,虽然午后有所回落,但全天仍大幅上涨。10年期利率债现货也出现4-5bp的下行。

同时股市、商品和汇市表现也相对较强。沪指收涨0.84%,创3个月高位,深成指收涨0.77%,创业板收涨0.46%;商品市场,有色金属期货收盘领涨,沪锌主力收涨3.6%;汇市方面,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报6.8901,日内一度涨0.28%,创一个月最大涨幅。

国泰君安固收分析师覃汉、刘毅认为,美联储政策并没有想象的严厉,甚至有利空出尽的意味,因而全球市臣在涨,不光是中国。尽管国内货币市场加息略超预期,但央行逆回购+MLF的总量有所扩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加价的影响。随后央行负责人发表中标利率上行并不是加息、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等言论安抚了市场情绪。

覃汉等人还称,在央行货币市场加息靴子落地之后,短期内很难再有超预期利空出现,短期做多热情集中爆发,带动债券市场大幅上涨。

不过他们也指出,对于债市而言,做多债券抢跑一旦没有接盘侠出现,上涨的趋势很难延续,这也是为何熊市反弹虽然很迅猛,但持续性不强的核心原因。

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也提到,尽管中国央行上调三大指标性利率,但近期资本外流有所缓解,短期内资本市场流动性充裕。当日央行还加大逆回购力度,释放900亿元资金;同时开展1135亿元及1895亿元6月和1年期MLF,用相当于半次降准的规模来稳定资金市场。

此外,明明团队称,2月PPI同比上涨7.8%,创8年新高,国内上游产业特别是钢铁、水泥需求持续改善;2月PMI大超预期,制造业稳中有升;另外,1-2月固定资产投资8.9%,地产基建再发力。上中游行业、制造业持续回暖复苏,也利好股、汇及商品市场。

总体来看,明明团队认为,在中国央行量稳价升的操作中,量稳为资本市场释放流动性,价升则旨在逐步去杠杆及维持适当的中美利差,整体利好股债商及外汇市场。

美联储的假加息

昨日凌晨美联储如预期加息25个基点,但是随后资本市炒而迎来一绸欢。美国三大股指纷纷上涨,美元指数跌至两个月新低,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5%,金价也上涨1.5%至1220美元/盎司。

这也令追踪股价、美元、国债收益率和信用利差协同变化的高盛金融状况指数(Financial Conditions Index, FCI)降至2000年后非金融危机时FOMC会后反应的第三低位。高盛称,这一幅度意味着资本市吃本次加息的解读等同于一次降息。

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本次加息已提前被充分消化,美联储主席耶伦的言论也不及预期的鹰派,是市场出现这种反应的关键原因。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警告称,美联储一如预期加息,与之前释放的信号并无二致,但市场却将其看成一个鸽声大作的惊喜。这根本就不是美联储想要的市炒应,耶伦已经失去了掌控力。

Jan Hatzius警告称,美联储很可能因此加快货币紧缩政策的步伐,甚至超过市场的预期,引发资本市场再次波动。(记者/张家伟)

昨天市场最大的谜团:为何加息加出了降息的效果?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5 10:11 , Processed in 0.04311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