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新华社:以房住不炒为遵循 坚持分类调控不动摇

评论: 0|来自: 新华社

摘要: 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 题:以房住不炒为遵循 坚持分类调控不动摇新华社记者 王优玲、安蓓三月以来,北京、广州、郑州、石家庄、南京等十几个城市启动升级房地产限购政策。针对新一轮因应形势变化而采取的升级调控 ...

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 题:以房住不炒为遵循 坚持分类调控不动摇

新华社记者 王优玲、安蓓

三月以来,北京、广州、郑州、石家庄、南京等十几个城市启动升级房地产限购政策。针对新一轮因应形势变化而采取的升级调控措施,业内专家表示,房地产平稳发展是红线,将房住不炒作为根本遵循,各地积极探索建立和实施调控的自动响应机制,坚持分类调控不动摇。

根据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2月份,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继续减少,房价环比综合平均略有下降,降幅与上月持平。

当前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说,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给房地产市尝展划出红线:房地产必须平稳发展,从而向市尝出清晰的声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份,从同比看,70个城市中有2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涨幅比上月回落,其中多为一二线城市。初步测算,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连续5个月回落,2月份比1月份回落3.0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回落,2月份比1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略有扩大,2月份比1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房地产市场大环境总体稳定,表现在资金管理日趋严格,信贷政策趋于稳健,高价地现象明显减少,市场预期比较理性。但局部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苗头。比如有的城市实行学区制,购买优质教育资源所在学区附近的二手房,落户后孩子就能上好学校,导致学区房价格上涨。这已不是正常的卓市场供求关系所能解释的了。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房地产系主任廖俊平说,广州房地产调控政策长期比较稳定,使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也能保持稳定,进而使得房价波动总体可控。广州购房者历来比较理性。但即使广州的市尝展相对比较平稳,政府和金融机构依然一直保持着对市场的密切关注,相机行事,因势施策。

针对新动向,各有关部门和城市政府密切关注,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坚持调控信心不动摇、调控目标不放松、调控力度不减弱。

据了解,近日北京市实施了认房又认贷,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提高至60%,广州、杭州、南京、青岛、南昌、郑州、石家庄、长沙、三亚、赣州等城市陆续出台或升级了限购、收紧限贷;增加土地和卓供应,特别是加大卓保障力度,增加公租房和共有产权性质的自卓等供应规模;强化监管等调控措施。

近期调控措施的显著特点,是将第3套房作为调控着力点防止炒房,同时对刚需和改善性需求给予支持,凸显了对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的贯彻落实。

此外,浙江嘉善、安徽滁州、河北涿州等热点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也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尝展特点,主动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出台了一系列带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打击炒房、稳定市场的调控政策,防止炒房现象外溢。

倪鹏飞说,各地积极探索建立和实施调控的冒头就打机制。在相关部门对各地卓、土地和金融市场 监测的基础上,针对出现苗头的程度,分别作出风险提示或启动调控加码措施。近期收紧限贷,增加供应,加强监管等调控措施,均是因应形势变化升级调控措施机制的表现。

去年9·30以来房地产调控呈现的重要特点:就是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一手抓一二线城市抑制炒房和支持自住。在明确部门间调控分工和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利用调控工具加强因城施策、分类调控,各地积极承担调控主体责任。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说,落实卓的居住属性,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防范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已经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在今年接下来的时间里,应该在努力因城施策去库存的同时,坚持分类调控不动摇。

倪鹏飞说,相信在明确而坚定的目标下,通过健全和实施调控机制,出台和实施有力的政策措施,将进一步改善供求关系,同时稳定市场预期,使房地产市场平稳降发展。

新华社:以房住不炒为遵循 坚持分类调控不动摇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5 13:06 , Processed in 0.0423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