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社会快讯 查看内容

媒体:中国第一批炒房客是怎么炼成的?

评论: 0

摘要: 哪年的房价最便宜?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能回答:去年的房价最便宜!十几年来,中国的房价在老百姓的心中只浓缩成了一个字——涨!有人因为自己数次徘徊在买和不买的当口,看着房价蹭蹭向上 ...

哪年的房价最便宜?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能回答:去年的房价最便宜!

十几年来,中国的房价在老百姓的心中只浓缩成了一个字——涨!有人因为自己数次徘徊在买和不买的当口,看着房价蹭蹭向上追悔莫及;有人庆幸自己当年果敢出手,如今资产翻番笑看潮起潮落。

十几年间,我们一边享受着卓商品化的选择自由,一边感叹着房价上涨的无奈无力,国家为保障百姓住的上、买得起多次推出一轮严过一轮的调控措施。

有人觉得房地产调控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发挥了缓冲器的作用;还有人认为房价调控加剧了房价的上涨,一线城市房价越调越高。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态!

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坚持卓的居住属性

中国之声聚焦房价十多年间的数次起伏

剥茧抽丝,理清房价上涨的前因后果

为2017的楼市发展渐趋理性

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

疯狂的房子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

第一篇:中国第一批炒房客是怎么炼成的?

近来,朋友圈又一次被高房价带来的焦虑笼罩,前有高学历也买不起房,为何学区房还那么值钱的热议,后有史上最严楼市调控的出台。房子,几乎每个人都关心的必需品,却被高房价推到许多人都无法触及的地方。

年前,一篇标题为1999年,北京四环房价每平3000元的那年,你在做些什么?的文章就曾悄悄在朋友圈接力,虽然内容和房价毫无关系,但是赫然引入眼帘的3000元每平的北京房价还是让很多人眼眶一湿。

毕竟现如今北京的房价是这样的:

十几年来,经济一直在发展,房价自然会上涨,但为何涨势如此离奇?这少不了投机者(俗称炒房客)对楼市的搅动。他们是如何达到目的的?

给你说几个小故事,故事发生在1999年到2004年,那是炒房客最风光的几年:

1

马建国:哎,不想做房奴。

马建国蹲在楼盘门口的长队里,心里有一万个不乐意。人群每骚动一次,他就打一次退堂鼓。要不这婚我不结了……每个月拿一千多的工资,偏要我买13万的房子,算个什么事!

李桂芳的心里也是没底,虽然她给马建国说了很多遍中国老太和美国老太的故事。

那是从报纸上看来的,美国老太死前还完了贷款,中国老太临死前买上了房子。马建国,你自己看!你那观念是不是该改改?

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买房的故事

岂止是马建国,2003年的中国,很多人都不信贷款那一套,甚至很多人不能接受买卖房子。

马建国有时候怨爹妈晚生了自己几年。1998年房改后,单位不再分房子,想淄得自己买,马建国1999年才开始工作,和福利房擦肩而过。

李桂芳总是敦促他房价又涨了!马建国!你再不买,以后都买不起了!

这房价是虚高啊,肯定是要降的吧……

守望了几个月,也没有降过,2002年的房价像壁虎,顺着墙根就往上爬。马建国只得逛起了楼市。

房价全款13万,首付加入住要3万,才工作几年的马建国手头只有一万块的积蓄。

望着这天价的数字,不得不红着脸跟乡下的老爹商量,老爹叹着气,把自己种地攒了一辈子的两万块交给他,儿啊,我们老两口的积蓄都在这。日后,我跟你妈要是生了大病,你可不能不管啊……。

马建国的脸更烫了,仿佛有东西堵在喉咙眼儿,说不出话来。

马建国成了我国的第一代房奴。从他家窗外往里瞧,你总能看到他坐在桌边弹着烟灰,眉头紧锁,为自己欠银行那十几万块的债感到焦虑,他总在想:还款期十年,等还完了,我也快四十了,都没劲折腾了……

马建国不知道,他很快就要尝到甜头了。

2

刘建军:嘿,真是头一回。

刘建军瘫坐在实木的大办公桌后边,眼睛盯着墙角的巴西木盆栽,余光打量着对面满头卷毛的中年女人,埋怨起老王,怎么给他介绍了这么个不靠谱的妇女。

他也知道自己不客气没礼貌,但是这大姐自打进了门,就絮絮叨叨没有停,说的尽是些不着调的:

……我这炒房团要是来了,你就别再担心什么卖不卖的出去,提前留几套好的给政府吧,以后好办事……

我跟你说,上海人,杭州人,都怕了我这炒房团……

我跟你说,小李……大姐,我姓刘。

对,小刘,你知道温州人买了多少房吗?半个上海滩都买下来了……

西湖边上的房子,也是温州人买的多……温州人多有钱?这大姐还能自问自答,去年温州人光买房就花了一千亿!

这大姐虽然说话不着调,但真不是没来由的自信,温州炒房团到底买了多少房呢,有一组不权威的数据:

上海陆家嘴102套住宅仅两天就被温州人一抢而空,成交近亿元;

杭州西子湖畔每平方米逾万元的黄金房产的主人大多是温州人;

重庆』温州人连夜排队抢购时代广场。最多一人买下一个楼层1000余平方米的商铺;

昆明』 瑞安人朱某独吞1000多个摊位;

喀什』至少1000温州人吃下喀什商贸半壁江山;

香港』 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推出钻石豪宅海名轩为维多利亚地标,每平方米均价港币7.5万元,每套最低价格1500万港元。境内买家一共购得43套,其中有上海人买走的7套,还有无名温州买家不动声色将11套收入囊中。

但刘建军虽然四十多岁了,却是地产界的菜鸟,好不容易凑齐了钱盖了楼,成天愁着怎么卖出去好还钱,也没闲心思看看报纸。对炒房团更是一无所知。

刘建军听不下去了,坐直了身子,抻了抻脖子,把烟灰弹到桌上的泡面桶里,大姐,咱说点实际的吧。我知道你们温州人不差钱,但我这楼盘在山东。上海、杭州离你们近,我们离的就远了,温州炒房团能来吗?

卷毛大姐忽然不说了,捋了捋那一头炸开的许毛,斜着眼打量起刘建军,小李,你是头一回干这事吧?

刘建军把那句我姓刘给咽了回去,觉得这大姐话里有话。哪种事?请炒房团吗?

卷毛大姐微笑着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起了步,佯装欣赏起办公室,背对着刘建军拖长了音问你,都没做点功课?

什么功课?刘建军被问住了。

难怪你这好好的地段,开盘俩月,一套房都没卖出去。大姐又阴阳怪气的拖长了音。

刘建军冒出一头冷汗。大姐看刘建军瘪了气,又坐了回来。重点不是我这炒房团在你这买几套房,重点是让山东人知道你这房子有投资价值!

他们要是觉得有投资价值早就买了啊。

这不是炒房团还没来么?你不能全指着你那帮销售,销售就是再能,一个月也卖不出几套。要找报社帮帮忙,让他们多写几篇文章,说说你这楼盘抢手,一抢手,就显得有价值,山东人才会紧张,到时候炒房团没来,山东人先来抢了……大姐嘴皮子特利索的给刘建军这么一说。

刘建军还是不太信,靠谱吗?门口没人排队啊,一看就不抢手。

抢手不抢手只有你知道,买房的人又不知道。我叫你做点功课嘛,看看别人都怎么做的,没人排队你不会请人来排队啊?大姐一脸嫌弃,五十块一天,请人来排排队,把人气拉上去。再让报纸多报道报道,不抢手也抢手了。然后我再带炒房团来转一圈,你就等着售罄吧。

没几天,报纸上就多了几篇炒房团的报道,和以往的没什么两样:

温州人买房就像买菜

温州购房团横扫中国

买房毫客、大鳄……

您要是觉得不过瘾,别地儿还写过更带劲的:

开个价,我全要了——温州人欲一口吃下即将拍卖的11套博鳌官垧墅

温州人成了肯德基家乐褔的房东——温州人不断开拓投资新领域

去上海滩淘房的温州人……

2002年关于温州炒房团的报道

没多久,刘建军的新楼盘也迎来了长队,人们没日没夜的排着。有的人愁眉苦脸,有的嗑着瓜子聊着天,有的还带来了扑克牌,连刘建军都分不清哪些人是他请来的,哪些人是来买房的。

即将成为房奴的马建国,也蹲在这队伍的中间,寻思着婚还结不结。

图为2002年3月23日,上海西区的一个每平方米4000元左右的楼盘开盘,购买者搬来躺椅和被子,连夜排长队。清早,警察也赶来维持秩序。这样的盛况在全国多地上演。

3

张勇:我不住这房,我投资。

当马建国终于排上了号,发现销售进度表上是成片成片的已售出。

李桂芳一个劲儿的埋怨他叫你早点来早点来,好的户型全被抢光了吧!我不管,宁愿多花点钱也要买客厅朝南的房子,我可受不了屋子里常年阴森森的。

找到了朝南的,李桂芳又说,客厅得有玄关,否则大门一开就完全没隐私了。哎哟,还有大门冲着卧室门的,一看风水就不好。

找到了朝南又有玄关的,李桂芳又说哎哟,卧室门可不能正对着厕所门啊!那味道想想就受不了……这屋子才几扇窗户啊,压根就不通透!

李桂芳絮叨个没完,马建国的心里却不是滋味,户型越好,价钱就越高。在门口抽烟的时候,他跟一个烟友聊天,忍不住吐槽起来,这位烟友却说我不在乎户型。

啥?

我这房子买来又不是自己住,管它什么户型呢。

不住你买房干啥?

投资啊,我去年买了一套40平米的房子,到手就租出去了,租金还完房贷每月还能挣几百。现在那套房已经升值了,我正在考虑转手卖出去呢。

一个月挣几百??一个月只有一千工资的马建国感到吃惊,这么厉害!你怎么卖呢?你那是全款买的房吗?

看着马建国睁大的眼睛。这位叫张勇的烟友得意的笑起来,我也是贷款买的啊,卖的时候转按揭呗。一个月挣几百就厉害啦?我有一朋友,那才叫厉害呢!

他卖了爸妈的房子。拿这30万去上海市区买了三套房!每套房交10万首付,到手后立马出租,每套房每月收3000租金,光租金就挣了不少!第二年房价大涨,他将三套房全部抛出,赚了几十万!

几十万?一次买三套?那也是很有胆量啊!

对啊,不过论起有胆量,我另一个朋友更有胆量,他是借了钱买了5套房!他老婆都怀疑他是不是在外面养了别的女人,哈哈哈哈,他这几套房全都在还贷,手头一毛余钱都没有。但这小子还嫌不够,还想买一套。这套房确实地段好,也便宜,绝对能升值,但是他没钱吶。

你猜怎么着,他把自己手里的一套房卖给了自己!

然后拿着这套房去银行抵押,再拿抵押金买下了第6套房。这房刚到手就涨价了,他立马卖出去,挣了十几万。一共就四个月,他就挣了十几万。

网络上关于炒房的报道

马建国听的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千万别傻乎乎的全款买房,一定要贷款买,钱都在银行里,不拿白不拿。张勇这么告诉马建国。

4

炒房团来了,真的来了

李桂芳在楼盘里一遍遍的给售楼小姐打招呼,这套房户型这么好,要是有人退房,一定要通知我!售楼小姐连连点头,好的,女士,您放心吧,女士。。

实际上这些户型最好的房子都被刘建军成片连号的留了出来,就等待着炒房团的光临。

当一辆大巴车真正停到楼盘前面时,刘建军有点吃惊,他没有想到自己等来的炒房军团几乎都是女性。一大帮笑声朗朗的女人,肩挎着大包悬,叽叽喳喳的就涌进了楼盘。

接下来的几天里,人群中多出了许多娇小的身影,可能是平日里逛时装店、百货商场养成了优良的习惯,她们看得细、问得清、下单之前要凑在一起不厌其烦的商量,没几日就买走了大片新房,当然了,刘建军也贴心的为她们打了折扣。

图为以温州太太为主力的温州炒房团

再见到卷毛大姐时,刘建军像见到亲人一样,一个健步就冲上去,抓着大姐的手上下抖个不停。大姐,真是太谢谢您了,昨儿给您打的钱都收到没?我还给您准备了红包。大姐,您座。

卷毛大姐从腰边的悬里,掏出一本因为翻的太勤而软塌塌的芯本,摊到刘建军脸前,看看这。密密麻麻都是人名。

这是什么?

炒房客户m毛大姐没绷住,笑了起来。刘建军拿过芯子,翻了个遍,每一页写满了人名。

这全是?

全是,我有十来本客户名单,加一起得有两万人。我带的团,最少的也得有50人。卷毛大姐说着说着兴奋起来,捋了捋满头炸开的卷毛,靠在椅背上,翘起了腿,戳出手指数了起来,浙江、上海、江苏、海南、重庆,成都,哎对,还有江西,还有湖北,哈尔滨,辽宁,全国各地,哪儿我们都去过!

简直了!简直了!刘建军两眼放光,大姐,我能问您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

一下子买那么多房,万一卖不出去,亏本了怎么办?

正在看房的温州太太们

卷毛大姐咯咯笑起来,要是能赔本,我们还炒什么房?无所谓有没有人买,我们绝对不亏。

刘建军有点懵,没人买,租出去吗?

租出去才费时费力呢,谁有那个闲工夫。

那怎么保证不亏本呢?

哈哈哈小李,咱俩也算是朋友了,我这话对你说,你可不能乱传啊。卷毛大姐神秘兮兮的说。

刘建军又咽回那句我姓刘。哎,不传。

我们卖给自己。我们这一个团分成两组,一组买一片房,都向银行贷款。房子到手之后,有没有别人来买都无所谓。抬高了价格,两个组互相买卖,对冲你知道吗?首付就都不用付了,只要再到银行做8成20年的按揭就行,拿到了贷款先还掉前一次的贷款,剩下的就是利润。如果还能涨,就再买卖一次。反正绝对稳赚不赔。房价涨起来了,对你们开发商也有好处。

房价涨了起来,可不止对刘建军有好处,对张勇、马建国和那些年买过房的中国人都有好处。马建国虽然听完了张勇的故事也没学会炒房,但是趁着2004年房价大涨的时候也把自己刚买的房子卖了,也挣了十来万,还了老爹的两万块后,喜滋滋的拉着李桂芳在各家楼盘里转,看下回该投资哪里的房。

时代背景

房奴马建国、炒房客张勇、温州太太炒房团、开发商刘建军,经历的狂喜和焦虑,是个体的遭遇也是时代的缩影。

1998年,我国开始推行房地产市场化改革,房地产业由此迅猛发展。

时年顷东南亚金融风暴,受此影响,1998年到2000年间的房价几乎没有波动。

2001年到2003年间,房价迈着小碎步前进,开始出现房价泡沫的声音。到了2004年,房价已经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再没人能拽得住。

像马建国一样,很多人因为结婚买房成为第一代房奴,却因为房价的暴涨,意外的有了一些收获。许多房奴在终于还完房贷之后,再次选择成为房奴,只是这一次是为了投资。

像张勇、刘建军、卷毛大姐这样的炒房客和开发商是促使房价上涨的主力。当然,这背后也有各地方政府的鼓励。越来越多的人买房不住,用来投资,加入到炒房的阵营。

据统计,2005年2月,二手商品房占有比重首次超过再上市房,占比达到61.42%。

政策的不健全和制度的漏洞,是投机性炒房的温床。为了遏制炒房的疯涨,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新政,央行也数次调息。

2003年8月12日,国务院发布18号文。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降发展。相关部门出台相应政策进行辅助。

18号文出台后,房地产投资过热现象得到一定缓解。

2005年326日,国务院发布8号文,要求高度重视稳定卓价格工作。先后出台调整土地供应、调节市场、信贷结构和开征交易税费等一系列措施。

房地产市场密集的政策让整个行业猝不及防,房价上涨终于出现难得一见的停顿。

作者:胡睿

参考文献及数据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华夏时报、人民网、新京报、中国证券网、南方都市报、第一财经日报、搜狐财经、中国经济时报、新华社

『1987年以来的国内商品房平均价格及上涨情况概览』国家统计局2013年公布

『炒走中国游行天下——独家专访炒房领袖陈俊探秘新政下的温州炒房团生存之道』刘光宇

『炒房团内幕』钱淘方

『炒楼投机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郑恒

论文『对媒体温州购房团报道的反思』黄旦、陈荣美、龙长征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投机行为——对中国14城市的实证研究』周京奎

『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成因分析』刘金娥

『反思房价为何越控越涨』秦鸿滨

『温州炒房团:有一种辉煌是连骂声都无比响亮』高还

『温州炒房团真相:一场合谋的财富游戏』胡宏伟

『温州炒房团的是是非非』贾怀东

『温州太太炒房团团长曝炒房传奇故事』袁红

『2005年北京楼市10大看点』北京中原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16 19:10 , Processed in 0.0432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