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汽车资讯 查看内容

洞察者 | 奥迪—知易行难的2017

评论: 0|来自: 腾讯汽车

摘要: 对于ABB来说,中外豪车市场是一个有趣的镜像格局。年从全球角度,奔驰重新夺取2016年度豪车销量冠军,奔驰品牌乘用车销量219.8万辆,增长10%;而宝马品牌(不含MINI(参配、图片、询价) )则以200.3万辆屈居其 ...

对于ABB来说,中外豪车市场是一个有趣的镜像格局。年从全球角度,奔驰重新夺取2016年度豪车销量冠军,奔驰品牌乘用车销量219.8万辆,增长10%;而宝马品牌(不含MINI(参配、图片、询价) )则以200.3万辆屈居其后,净增5.2%;奥迪不出意料地以186.8万辆名列第三,增长3.6%。

洞察者 | 奥迪—知易行难的2017

在中国,该排行榜刚好反过来,奥迪当了很多年豪车老大,一度一骑绝尘。但现在三者差距快速缩小。2016年奥迪、宝马、奔驰销量分别为58.91万辆、51.64万辆、47.28万辆,增幅分别为3.73%、11.30%、47.28%。

单纯从财报数字上来看,奥迪的领先地位也岌岌可危。如何破局?奥迪想到了再合资,并对引发的短期动荡有心理预期。但是,不可控因素正在侵蚀奥迪的信心。

再合资动荡难解

去年这一年,奥迪在华业务经历了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因上汽奥迪的再合资问题,奥迪总部与国内经销商之间形成的对峙僵局长达几个月。

洞察者 | 奥迪—知易行难的2017

最近,奥迪CEO鲁伯特·施泰德(点击查看最新人物消息) (Rupert Stadler)和负责市场的董事冯德瑞(Dietmar Voggenreiter)拍双档访长春,与一汽董事长徐平密会——继1月份双方签署一汽、奥迪十年商业计划1个多月后,双方再次晤面,显然为灭火而来。一汽不乐见上汽奥迪的出现,但采取不出头的对策。

现在奥迪已经无法继续战略忍耐了。奥迪正视三亚声明,三方对峙有所缓和。冯德睿(点击查看最新人物消息) 、一汽副总经理秦(参配、图片、询价) 焕明与奥迪经销商联会12名副会长在北京达成部分共识。上汽奥迪启动的条件从100万辆,变成90万。但各方对渠道的亏损补偿,立场相去甚远。经销商要求裸车利润3%的补偿,而奥迪只同意2%,其中包含去年已经补偿的1%。虽然看起来只是钱的问题,但如果迟迟谈不拢,双方仍存在重燃战火的可能性。

从长远来看,对于再合资问题,英戈尔施达特(奥迪总部所在地)势在必得。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付出多少代价。对于经销商揭竿而起,奥迪刚刚表示退让。90万辆销量很难在一两年就达成。另一边上汽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办奥迪销售公司,这是否预示着奥迪不打算遵守承诺,或者在协议中塞入一点条件?要知道,眼下的北京协议只是框架性协议,各方立场尚未一致,下一步谈不拢随时可以再撕起来。

经销商联合起来,并没有根本性地改变弱势地位。因为奥迪已经打算承受过渡期的销量损失。何况,有舆论认为,2017年1、2月奥迪销量同比减少35.3%和6.3%,部分源于奥迪经销商拒绝提车相配合的联合涨价行动,另一部分源于隐藏销量。

奥迪方面据此判断,抵制行动不可持续。库存车即将卖完,经销商就面临两难:提车or继续唱空城计。前者意味着联盟瓦解,后者则导致无法遏制的损失扩大。全网480多家经销商,全都意志坚定,不肯单独媾和?

如果接下来的几个月销量数据上来了,奥迪是否会放弃弹性立场,重归强硬?冯德瑞之前不强求不挽留强硬回应的背后,春节后已经有经销商悄悄恢复提车。可见,奥迪的妥协恐怕是战术性的,最终协议落笔之前,还不能认定动荡已经过去。

上汽目前保持低调,但北京协议对上汽是一个打击。上汽从大众总部做工作,是否会给当前好不容易稳定的局面带来新变数,还很难讲。

回归历史常态

奥迪之所以在启动第二家合资伙伴上抱有危机感,就是因为近年来为了销量领先付出了很大代价,大量铺网造成新店吃不饱,与厂家的压库行为形成对撞。新入投资者眼看着投资巨大却越亏越多,遍地干柴的怨气刚好找到再合资的发泄口。

洞察者 | 奥迪—知易行难的2017

奥迪中国市场的特殊局面常被归结为先发红利。现在,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中国市吃奥迪开拓性行动的奖赏,即将颁发完毕。余下的岁月,需要依靠底蕴、产品力和品牌运营能力竞争。颇为不妙的是,和另外两家相比,奥迪在这几方面都不占优。

无论宝马还是奥迪,和奔驰比底蕴是相当不明智的。后者是汽车诞生以来唯一没有断层的汽车制造商。其对手换了一茬又一茬,其历史几乎等同于汽车制造史,号称带引擎的都能造。在另外两家都以轿车为主打的年代,奔驰就已经开发了全系列产品线。

而奥迪虽然依托中国市场的盈利,籍着大量宣传投入,品牌形象在全球有了长足进步,但目前仍无法比肩奔驰和宝马。奥迪的历史虽然不短,但是真正和奔驰宝马竞争,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

奥迪率先在中小型车(诸如A1、A3、Q3、Q5等)上投入更多的资源,这些是原来奔驰和宝马尚未注重的细分领域。此举迎合了小型车豪华化和SUV化的趋势,不用说该策略大获成功。

虽然这些车型很难像真正的大中型轿车那样,提供真正的豪华品质,但随着支付得起豪华车的人群迅速扩大,而这些人并不懂得分辨驾乘品质,只是因为预算充足,就想去买更贵的买菜车。政治上颇为不正确的是,掌管消费权力的女性用户往往偏向于舒适、大空间、外观内饰华丽的风格。这些因素构成了后进品牌在新兴市场成功的历史性机遇。

现在不能将特殊历史时期视为理所当然的恒常局面。奔驰和宝马作为欧美地区多年的传统品牌(两者之间的差异不赘述),在艰难地适应新兴市场的品味后,迅速追平甚至反超奥迪,是大概率事件

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不能过于夸大新兴市场的特殊性。其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就是向发达市场的特征靠拢。奔驰单一款S级就奠定了对手难以撼动的品牌力。中国市场也到了拼品牌底蕴和设计力的时候,奥迪丧失一些地盘,是可以理解并能接受的。

小年碰上大年

产品力和品牌力是一个相对恒久话题,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异位。至少从前年和去年看,奔驰在产品更新上抢占了先机。新S级、全新C级、GLA、GLE、 GLC、新E级,层出不穷。奔驰销量在这两年连续爬坡。

洞察者 | 奥迪—知易行难的2017

宝马为了与之抗衡,连续推出新7系、X1、2系运动旅行车以及之诺第二款SUV,风头不及奔驰。而奥迪除了新Q7之外,只有 S级跑车(S4、S5、S8)得到全面更新。能走量的车型都是小改款,诸如A6、A4、Q3、Q5等都小修小补。面对奔驰生猛的全系更新,奥迪仍然保持着固有的产品更新节奏。

这种现象,有人解读为奥迪的小年碰上的奔驰的大年。但是,排放门之后,大众已经决定在缩减MQB、MLB等平台的推广投资,全面转向电动车。缺乏集团背书,奥迪无法凭借自身实力,与奔驰和宝马抗衡。透支品牌力与前两者大打军备竞赛,也埋下了生产与渠道掐架的伏笔。

在车型研发上调整周期是非常困难的。奥迪在过渡年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与对手周旋。准备在2017年投放的Q2、A4L 1.4T、新款A3、新款TT RS、全新A5、Q8概念车、全新一代A8,依然没有什么走量的车型。即便没有再合资问题困扰,今年的戏也难唱。

今年1、2月份的销量反转,否会意味着奥迪在华长达20年领先局面的终结?这需要更大尺度的时间才能判定。而长期的惯性一旦逆转,就会形成新的惯性。到那时,奥迪再想恢复往日的王者地位,势比登天。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腾讯汽车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腾讯汽车)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3 07:14 , Processed in 0.57846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