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称月息0.99%,很可能就是个坑,实际年化利率可能达到40%,已经是高利贷了。3月30日,广州市金融局、广州市教育局和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联合举办校园贷宣讲会,广州市金融局副巡视员李贵远提醒,要警惕部分校园贷平台虚假宣传,不要被低息,或者零利率诱惑。 警惕一:宣称零利率 实际收取高额费用 ≥相关调查报告显示,超60%学生申请校园贷是用于购物、娱乐、交际,违规校园贷机构利用学生盲从的消费和懵懂的借贷心理进行诱骗是校园贷乱象丛生的一大主因。 李贵远提醒道,校园贷潜藏着一些风险,如有些平台通过虚假宣传,如零首付、零利率等,但实际上却收取各种名目的手续费,此外,还有故意隐瞒借款利率,或者期限等。 李贵远举例道,有投诉称申请2000元借款,签了合同拿到钱才发现期限只有一个星期,而高达30%的利息并非年化利息,而是周息,也就是说一周后就要还本息共2600元。 还有部分平台宣称分期月息低至0.99%,殊不知等额本息还款后,算下来实际年化利率高达40%。 ≥了解,有大学生曾向某校园贷平台借了10000元, 分12期还款。但实际上,每个月的利息并非99元。由于借款平台要先扣除2000元服务费,该借款人拿到手就只有8000元, 而还款单显示每月要还款932.33元。12个月实际要还11187元,其中实际利息就达3187元,如此一算,实际年化利息近40%。 警惕二:宣称零抵押 却要个人隐私作担保 部分平台宣称零抵押,却要求提供身份证、学生证,甚至裸条等个人隐私,但个人信息已面临泄露风险,甚至导致身陷骗局,蒙受巨大精神和财产损失。 此前有报道称,95后女生小于(化名)向多个校园贷平台借款本金30万元,并部分提供裸条担保。事后,利滚利,小于要偿还借贷平台总计本息达 50多万元。相关借贷裸条被发至网络。为此,她精神濒临崩溃。无奈之下,小于父亲只能将家里仅有的卓挂在网上售卖,填坑 还债。 此外,李贵远还提醒道,身份证等个人信息也不能随便帮别人贷款。有的同学碍于人情关系、受骗兼职等原因,用自己的身份证件替别人办理贷款。这种行为风险很高,因为一旦对方无力还款,剩余的债务就将由被办理人独自承担。现实中,甚至出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贷平台的审核漏洞,盗用多名学生身份信息办理贷款的情形。 违规平台整治成效明显 校园贷是2016年的热议话题之一,引起了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推动了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 作为全国高校聚集地,去年9月,广州市政府研究我市校园网贷规范整治及优化校园金融服务有关工作并进行部署。随后,广州市金融局、公安局、教育局通力配合,通过研究部署规范、开展专项整治、指导宣传教育、部门形成联动等多措并举。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违规校园贷平台基本整改转型或停业,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广州暂未出现校园贷恶性事件;记者从广州市公安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暂未收到裸条、暴力催收报案。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18 19:05 , Processed in 0.04265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