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陷泄密门丑闻 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将承压

评论: 0|来自: 腾讯财经

摘要: 腾讯财经 作者 康路 发自纽约向具有影响力的媒体提前吹风,或在会议纪要中,公开美联储内部讨论的过程,是美联储向公众释放政策转向信号,并管理市场预期的一种策略。但如果美联储的部分官员把尚未公开的关键信 ...

腾讯财经 作者 康路 发自纽约

向具有影响力的媒体提前吹风,或在会议纪要中,公开美联储内部讨论的过程,是美联储向公众释放政策转向信号,并管理市场预期的一种策略。但如果美联储的部分官员把尚未公开的关键信息,仅仅提前透露给少数对冲基金或是投资人,则涉嫌泄密或内幕交易 。

2017年4月4日,里士满联储主席、曾任美联储投票委员的拉克尔(Jeffrey Lacker)突然宣布辞职,令市场哗然。这位已经担任地区联储主席13年的老兵原本计划在10月离任。更令人意外的是,拉克尔在离职信中承认,在2012年一次和华尔街分析师的谈话中,可能泄露了关于美联储政策选项的机密信息。

巴克莱分析师在研报中称,拉克尔的离职声明最大的影响,就是严重伤害美联储信誉,而让美联储处于面临更多审查的被动局面里,尽管我们认为‘审计美联储’在立法的角度,仍存在较大阻碍。但是,任何美联储承认泄密的行为,将会大大降低美联储的独立性。

在拉克尔宣布提前离职之后,外界更为担心的是,仍在发酵的泄密门,是否会带来美联储巨变,而现任美联储主席耶伦,是否也会受到波及。

对冲基金提前获悉美联储购债计划

陷泄密门丑闻 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将承压

(图:2012年9月会议纪要官方公布前,关键信息已出现在MGA的研报上)

2012年9月的美联储,正在面临政策变化的关键期。那时,通过前两轮量化宽松,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已经扩大了2.3万亿美元,但经济复苏仍显乏力。此后,美联储顶住市场压力,并未直接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而是通过扭曲操作的方式,卖短债买长债,在不继续扩大资产负债表的同时,继续压低长期利率。

2012年9月12日和13日的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束后,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公开宣布,开启第三轮量化宽松,称每月将购买400亿美元机构房贷抵押债券(MBS),并对购债总规模不设上限。但他并未提及,是否要在近期重启国债购买,以及规模大小。

按照惯例,三周后的10月4日,美联储在官网上公布了9月会议既要,详细描述美联储内部讨论的过程,包含了美联储可能最早在12月,重启国债购买的政策选项,以及美联储委员讨论升息需要达到的经济硬指标等前瞻指引的政策信息。

但早在10月3日,这些关键信息,就已经出现在美国金融咨询公司麦德利(Medley Global Advisors)的研报上。麦德利的分析师里贾纳(Regina Schleiger)在向客户发送的研报中,不仅大胆断言,美联储将从12月开启新一轮国债购买,而且透露失业率降至6.5%,是美联储启动升息的关键数据考量。

研报中写道,9月份的会议纪要(第二天公布)将会显示,美联储已经为未来几个月采取行动做好铺垫,由于就业市场复苏乏力,将难以避免在进入2013年时,进入新一轮的国债购买。

2012年10月4日,在美联储将开启新一轮国债购买的消息,通过会议纪要发布,美国国债收益率价差,迅速扩大。能够提前获悉这一市场信息的人,有机会获得不菲的收益。

拉克尔曾向分析师确认未公开政策信息

陷泄密门丑闻 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将承压

(图:前里士满联储主席拉克尔,曾任美联储投票委员,在2012年9月会议上投出了唯一的反对票。)

发现信息被泄露后,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曾在2015年对此事展开内部调查,但从未披露调查结果。拉克尔在2017年的离职信中最终承认,和分析师在电话中谈及机密信息,但信息并非自己主动透露。

考虑到所涉信息的高度机密性和敏感性,我本应该拒绝发表评论,或挂断电话。 但是,我没有拒绝评论。拉克尔在离职声明中写道, 除此之外,在通话之后,根据信息安全政策的要求,我理应向美联储公开委员会报告,但我并没有。2012年10月3日,麦德林发表了研究报告。我意识到,由于我并没有拒绝评论,导致我的评论被分析师采用,并根据上下文分析,成为一些关键信息的确认方。

拉克尔暗示,自己并非是分析师里贾纳获悉机密信息的来源,而是对方率先提到了某机密信息,自己只是予以点评。拉克尔表示,他的过错主要在于,没有在对方谈及机密信息时,及时中止对话,以及没有及时向相关机构,准确汇报对话内容。

在拉克尔离职之后,分析师里贾纳的内部信息源头,仍不得而知。

长达两年的调查,也波及美联储现任主席——耶伦。耶伦曾在调查中承认,时任美联储副主席的她,曾在2012年6月和里贾纳会面,听取后者对国际局势的看法,但同时强调,会面远早于里贾纳公布10月研报的时间点,而且自己也并未透露过任何机密信息。

前达拉斯联储主席,曾经和拉克尔共同担任美联储投票委员的理查德·费舍尔在谈及拉克尔离职一事时,颇为惋惜,这是个悲剧,令人叹息。我从未料到,拉克尔会做出这样的事。

在拉克尔宣布离职之后,里士满的副主席Mark Mullinix暂时接任该地方联储银行的主席。而美联储则通过声明回应称,美联储将会继续保持会议机密信息的安全,并会配合关于2012年未经许可披露问题的调查取证。

美联储面临更严格外部审核

陷泄密门丑闻 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将承压

前达拉斯联储主席理查德·费舍尔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不应该因为一个人的问题,而影响整个机构的声誉。但两年的调查悬而未决,也让美联储的声誉,再次在社会舆论中,被推到风口浪尖。

巴克莱的研究报告显示,考虑到拉克尔并非代表美联储内部主流观点,他的提前离职,不会对货币政策走向,造成直接影响。拉克尔离职最大的影响,是美联储将面临更严格的审查,或影响央行独立性。

在竞选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曾多次抨击美联储,为了民主党的政治利益,刻意长期保持利率在接近零的低位。而在特朗普当选之后,共和党参议员兰德·保罗(Rand Paul)和众议员托马斯·马西(Thomas Massie)也再次向国会提交审计美联储的法案,建议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讨论,需要经过政府问责办公室的外部审核。

提案的支持者认为,美联储权力太大,利率决策过程不够透明,缺少足够的监督。该提案在3月28日获得了美国众议院监管和政府改革委员会批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能在美国参众两院,获得投票通过。

在拉克尔宣布离职的第二天,美联储照例公布三周前进行的3月联储会议的会议纪要,这份纪要显示,美联储多数官员认为,在今年晚些时候调整再投资政策是合适的。这也就意味着,美联储将着手开启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进程。

美联储的支持人士认为,在货币政策即将面临新一轮重大调整之时,外部审核将可能让美联储受到过度的压力,难以推进不受政治欢迎的政策举措。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8 07:18 , Processed in 0.05685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