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海昏侯到哈佛!

评论: 0|来自: 腾讯财经

摘要: 美国东岸时间2017年4月3日,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新发现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海昏侯:一位仅仅在位27天的皇帝的陵墓 (Haihunhou: The Tomb of the Emperor Who Reigned Only 27 Days) 在美国哈佛大学召开 ...

美国东岸时间2017年4月3日,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新发现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海昏侯:一位仅仅在位27天的皇帝的陵墓 (Haihunhou: The Tomb of the Emperor Who Reigned Only 27 Days) 在美国哈佛大学召开,引来国内国外众多专家与学者前往参加讨论。此次研讨会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大型秦汉考古艺术展的开幕和哥伦比亚大学海昏侯墓主题讲座的开展同时,标志着海昏侯墓在西方学术界的第一次正式亮相。

研讨会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由两位海昏侯墓考古专家,江西考古研究院海昏墓考古领队杨军先生和前陕西始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仲立先生对海昏侯墓的新发现以及墓园制度的新研究进行了发表,并由前陕西始古研究院院长焦南峰先生进行了点评与总结。

在研讨会的第二部分,汪悦进 (Eugene Wang,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史与建筑史系教授) 对海昏侯墓新出孔子衣镜背面上的孔子像的图像意义进行了题目为孔子在别人的墓中做什么?(What Was Confucius Doing in Someone Else’s Tombs?) 的发表。随后巫鸿 (Wu Hung,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教授),来国龙 (Guolong Lai,佛罗里达大学艺术史与考古系副教授),罗柏松 (James Robson,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董慕达 (Miranda Brown,密歇根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以及柯鹤立(Constance Cook,理海大学文学系教授) 等专家与诸位考古专家一同对海昏侯墓的出土在考古学、艺术史、历史、以及思想史等领域的意义和影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对于海昏侯墓园内的礼仪建筑以及主墓墓室内出土的孔子衣镜、金缕琉璃席、嵌玉璧面罩、医书竹简等文物的探讨,为海昏侯墓的未来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到场专家还包括傅罗文 (Rowan Flad,哈佛大学考古系教授)和普鸣 (Michael Puett,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等,以及来自哈佛大学各个院系的学生与学者。研讨会现场的翻译由哈佛大学艺术史系博士生刘子亮和吕晨晨担任。

此次研讨会由哈佛大学的学生组织哈佛视觉中国(Harvard Visual China)主办,哈佛大学艺术史与建筑史系洛克菲勒基金赞助支持,并与哥伦比亚大学唐氏中心共同策划。

哈佛视觉中国成立于2016年春,聚集了哈佛大学校园中热爱中国艺术与建筑的学生们。该组织的主旨在于通过组织策划讲座与会议等学术活动推动中国艺术(不论古今,不论媒介)的跨学科研究与交流,并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将成果分享给全美乃至全球的学生与学者。除了正在不断建设的网络平台(harvardvisualchina.com)外,哈佛视觉中国还计划探索科技与中国艺术研究的接点,尤其是新兴视觉科技(如Augmented Reality, Virtual Reality)在中国艺术与建筑电子化中的应用等。

关于本次研讨会的更多详情请访问哈佛视觉中国的官方网站:harvardvisualchina.com/haihunhou

海昏侯到哈佛!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8 07:26 , Processed in 0.0431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