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正持续热播中。 三月底开播后,十几集下来,人民的名义受到了广泛讨论。近日,有一种声音在社交媒体上被大量传播:剧里的警察没一个正面形象,声称该剧刻意拔高检察院,抹黑警察。 记者注意到,有网友发文称,前十集警察出现几十次,都是负面形象。 文章称,为了拔高检察院的形象,竟然可以如此矮化警察形象,请不要打着人民的名义来诋毁警察。 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4月6日也发微博调侃称,人民的名义里警察的人物设定和所作所为,好像没有一个是正面的,@公安部 打四黑除四害,怎么办? 也有网友发文称,警界战友对人民的名义不必反应过度。 4月6日,有网友发文称,作为一部反腐剧,必然涉及到腐败对象,如果每个行业都持一颗忌讳的玻璃心,反腐宣传将无法持续。 对于种种争论,周梅森有话说。 4月6日晚,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对澎湃新闻表示,已经注意到了类似矮化警察的言论,他原本并不在意这些,但后来觉得不得不发声。 首先需要郑重声明的是,周梅森说,从主观上,我以及导演李路,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刻意拔高谁、刻意贬低谁,从来没有。 人民的名义剧照 周梅森对澎湃新闻表示,有公权力的地方就有可能产生腐败。剧中,公安系统的确存在腐败,但检察院系统也存在腐败。剧中,京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肖钢玉,就是典型的腐败分子。 同时,对于剧中没有一个警察是正面形象的说法,周梅森表示不存在。京州市公安局长赵东来就是一个典型的正面人物,可以说是‘孤胆英雄’,一身正气,哪里不正面了? 周梅森告诉澎湃新闻,经过他们初步了解,质疑该剧故意黑警察的声音,源头主要来自西部某瘦的某自媒体账号。 周梅森说,经过研究,这个账号在之前的一系列社会敏感事件中,曾经发出过不理性的声音,导向和动机可疑。对于网络上的种种误读,甚至对该剧主创人员的人身攻击,周梅森表示遗憾。 周梅森也关注到了剧中人物李达康在网络上受到热捧的现象,各种表情包层出不穷,让他出乎意料。他说,作为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受到了极为广泛的关注,无疑是个好现象。 所以对比下来,某些自媒体对该剧进行主观误读,让人感到遗憾。周梅森对澎湃新闻说,片子才放了十几集,剧情还在发展,看完再评论不迟。 另据法制晚报报道,人民的名义导演李路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希望大家继续看剧情。 他说,剧中公检法各家其实都有贪腐分子,也都有正面典型,绝不会因为是最高检出品,就把公安、法院方面的人物设定为坏人,把自己就都设定成好人。所以,不要过度解读、片面解读,争议是难免的,但是我信心是坚定的。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19 03:21 , Processed in 0.0467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