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失足少年与女检察官通信一年半 不但考上了大学还拿了奖学金) 西子姐姐郑蕾和施倩 浙江在线4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肖菁 通讯员 西检)西子姐姐,上周,我们初中的同学聚会了。离别三年多依旧不舍,就像我跟你们的通信,不舍得停下…… 这是一位大学生和西子姐姐的书信。写信者曾经身份特殊,而西子姐姐是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的两位女检察官,也是杭州检察系统的一个特色品牌。 在社交媒体和电话交流盛行的当下,检察官觉得用书信与这些孩子沟通交流,更走心。 曾在酒吧偷手机的少女 来信一次比一次写得长 趁午休,检察官郑蕾又开始写信。拿起笔,在A4纸上,一写就是满满当当的3页。她在跟一个17岁的姑娘聊天。 这名姑娘是一起盗窃案中的嫌疑人,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将材料移送到西湖检察院未检科。 从案卷上看,姑娘在和微信群中认识的一帮朋友去酒吧玩时,将同行某人的手机偷走,之后变卖,涉嫌盗窃罪。姑娘供述称,因为房租快到期,没有钱交房租,才去偷手机。 检察官经过调查发现,姑娘3岁时父母就离婚了。起初姑娘跟父亲,后来父亲没能力抚养,又跟母亲,后来母亲再婚,只能跟外婆一起生活。这一圈下来,孩子总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没人疼爱,在学校里性格也变得敏感孤僻。初中毕业后,她就不再读书。2015年她来杭打工。年纪轻轻,又没什么技能,生活常常陷入窘迫。 考虑到她未成年,又是初犯,还认罪悔罪,且有监管和帮教条件,西湖区检察院对其作出了不起诉的决定。孩子就这样进入了帮教程序。 在帮教中,有一项内容,孩子在外头至少每个月要交一份思想汇报。 西子姐姐当时就跟姑娘说了,不是汇报,而是写写信告诉我们,你在做什么想什么有没有遇到困难?要记得我们会帮你。 没想到,姑娘的来信一次比一次写得长,有一次长达6页,说近况,说心情,甚至透露当年曾经觉得没人疼爱,还喝过农药,现在想起来真的很傻! 西子姐姐的回信感觉像暖心的邻家大姐:你才17岁,很多成人的生活你没经历过也无法体会,其实大人也有大人的无奈。你的父母外婆其实都是爱你的,有时候,也许只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并不是你最想要的。其实,你是个好姑娘,你有时候做的一些坏事并不是发自内心,而是想想没人关心,我就这样吧。读书会让人快乐,会让人暂时忘记眼前的一些烦恼。 曾扮演黑客攻击网站的少年 读大学了,还拿了奖学金 这封信的主人公钱江晚报曾经报道过:一名性格内向的高中生痴迷计算机,发现某报名网站有漏洞,为了炫技,他设计了一个程序,把考生信息破译并下载,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案件到西湖检察院之后,西湖检察院未检科西子姐姐办案组审查发现,孩子犯罪是出于炫耀的目的,主观恶性不大,也没有出售非法获取的数据,决定启用未成年人特别程序,对孩子进行附条件不起诉,并为他制订了个性化的帮教措施,建立了帮教档案。去年,孩子顺利考上大学。 原本设定的帮教期大约半年左右,但孩子却说想一直通信下去。 西子姐姐,我看了山东准大学生被骗9900元郁结于心离世的新闻。这个女生的个人信息估计也是被人窃取……现在我看到这些信息一旦被坏人利用,竟然会造成这样的惨剧,我很震惊也很难受!西子姐姐,你猜我暑假干什么去了,去做外卖小哥了呀,呵呵!主要不是为钱,而是想多经历一些,顺便也可以减减肥呀…… 这样的通信已经持续了一年半,最近西子姐姐得到消息——孩子在大学里表现出色,拿了奖学金,下学期能顺利跳到自己喜欢的计算机专业。 个性化定制帮教 让孩子重归正途 西湖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成立于2015年7月,有两位年轻的女检察官郑蕾和施倩。 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时,我们尝试个性化定制帮教,每个少年的犯罪成因、社会背景都不一样。未检科负责人郑蕾说,检察院努力、关工委合作、爱心企业支持……大家一起努力,他们才能重归正途。 书信往来,正是个性化定制帮教的一部分。随着未检工作的持续,与西子姐姐通信的孩子越来越多,现在平均每个月,西子姐姐都要写上近10封回信。 不久前,她们还原创了一个法律广播节目西子FM,在西湖区检察院官方微信播报,包含广播剧、话题讨论、人物专访等多种形式,结合办理的真实案例,通过讲述和演绎发生在未成年人身边的法律故事、故事主人公畅谈心路历程、邀请同学们参与法律热门话题讨论、采访身边的法律人物等。西子FM一不小心成了杭州首个检察官广播。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4 14:17 , Processed in 0.04271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