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媒体:中国或形成北有雄安、南有大湾发展格局

评论: 0|来自: 证券时报

摘要: 自动播放开关 自动播放 茅炜:粤港澳大湾区板块接力雄安板块有难度 正在 ...

自动播放开关 自动播放

茅炜:粤港澳大湾区板块接力雄安板块有难度

正在加载...
< >

    见习记者 王小伟

    中央正在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消息,使珠三角地区迎来经济发展新契机的预期迅速升温。由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与对外贸易额庞大,区域经济实力雄厚,市场预期,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堪与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媲美,中国可能会形成北有雄安、南有大湾的经济发展格局。

    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是为湾区,由此衍生的经济效应,被称为湾区经济。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而我国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条件好、竞争力强,一旦建成,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带,并作为经济拳头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正是基于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被誉为珠三角城市融合发展的升级版本。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湾区经济的发展,既有先天优势,又面临新的使命与挑战。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有三大关系需要协同。

    首先,总量与创新的协同。纵观世界湾区经济的发展,不仅经济总量大,而且贵在创新。无论是旧金山湾区还是东京湾区,湾区城市通常都是区域创新的引领者。通过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完善创新合作体制机制,将粤港澳大湾区逐步打造成全球创新高地,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与发展的应有之义。

    其次,产业协同。道路交通是连接粤港澳三地的纽带,如何实现基础设施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培育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同时加快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先导区,进而构建公共服务、就业、消费等均衡发展的生态系统,将成为大湾区规划和发展智慧的重要考量。

    再次,湾区经济与内陆经济的协同发展。湾区经济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等优势,而内陆经济带则具有资源相对充裕、产业基础较好、特色经济鲜明等特征。待跨制度合作结出成果之后,实现湾区经济与内陆经济带的协同发展,不仅利于巩固1+1>2的经济成果,还可为国内诸多开发区与新区建设提供统筹规划与转型升级等经验借鉴,进而共同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有力支撑。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8 17:57 , Processed in 0.0425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