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变懒的美国人正在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0|来自: 腾讯财经

摘要: 腾讯财经讯 据CNNMoney报道,经济学家泰勒•考恩任命,美国人变懒散了。他们开公司的数量不像以前那么开的那么多了。他们搬家的次数不像过去那样频繁了。他们所居住的街区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样隔离。在自己的 ...

腾讯财经讯 据CNNMoney报道,经济学家泰勒•考恩任命,美国人变懒散了。

他们开公司的数量不像以前那么开的那么多了。他们搬家的次数不像过去那样频繁了。他们所居住的街区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样隔离。

在自己的新书自满的阶级:对美国梦战胜自我的追求中,考恩指出所有的这些都让美国陷入了经济和政治的停滞。尽管每个人声称自己在卖力地工作,但是美国经济的增长要比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慢很多,而且生产力增长也走在下坡路上。

在接受CNNMoney采访时,身为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考恩说:创新是令人痛苦的。这是我们为什么不多做一些的原因。在书中,他指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巨变让美国人为安全奋斗,以及在那之后数十年内的安于现状。

看看现在的人是如何抚养孩子的。他们甚至不常带孩子出去玩,他说。

即便是在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创新的科学技术领域,多半是以让我们想要呆在家里和放松为目的。

科技是伟大的,是好玩的,在我的门外,有四个亚马逊的包裹。但是,这个是有问题的,恰恰是因为它让我们感到愉快,让我们觉得舒服,他说,这种技术创新是在鼓励我们变得懒散,让我们呆在家里。

特朗普是种大重设

考恩认为,在努力为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孩子打造完美的孤立生活这条路上,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了。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情况下,我们创造了自己害怕改变的泡沫世界。卡恩声称,不管是从种族还是从阶级的角度来讲,这种隔离状态都在不断蔓延。1988年,在美国南部地区,黑人学生在白人占多数的学校里所占的比例高达43.5%,触及峰值。现如今,该比例已经下滑至23.2%,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水平相似。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穷人或铁锈地带(Rust Belt,传统美国工业区、民主党传统优势地区)是自满的阶级。但是,考恩声称,几乎是每一个美国人都是自满的阶级的一员。他指出,美国存在交通问题和基础设施很低劣。

在美国的每一个地方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尽管抱怨了很多年,但是始终未有重大改变。考恩表示,美国的教育领域同样存在问题,太多的学生不符合基本的标准。

即便是在硅谷的高科技城市,人们会让自己远离其他和自己学历和收入水平不同的美国人。这是为什么如此多的美国人为特朗普在总统大选中的胜出感到惊讶。

考恩将特朗普的胜选视为一种大重设。在书中,他指出,经过通货膨胀调整之后,白人男性2015年的收入要比1969年少。考恩认为,这是和现代美国有关的最令人震惊的事实之一。他说,我认为‘铁锈地带’的那些人,要比沿海精英更聪明。他们实际上把问题看得相当透彻。

但是,考恩认为,特朗普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失望。有时候,我称特朗普是一位‘安慰剂总统’,考恩说,尽管一直在讨论改变,但是到目前为止他表现出的是他不能做任何事情。

对未来的预测

那么,美国要怎样走出这种自满的恐惧?

考恩警告称,回顾历史,要想走出这种自满的恐惧,美国需要一次重大创伤,比如说一场战争或一侈大的自然灾难。但是,他还指出,美国本身拥有一种令人惊讶的再生能力,因此可能不用发生如此极端的事情就能重燃冒险的魔力。

他对未来两年的预测是,特朗普会被认为是一位无效率的总统。他会被国会和法庭复核。缓慢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会醒过来,而我们需要有一种更大的紧迫感。

他给美国人的建议是,在自己的生活中——不管是职场中还是私生活中——要冒更多的风险。

如果你想换工作,或许你应该去这么做,他说想要做出改变的人,明显比那些不改变的人快乐很多。

为了帮助重新骑电动更多冒险,考恩呼吁特朗普和国会增加对研发的支出。他还认为,移民改革很关键。移民是所有美国人中最大的风险承担者。他们是最不自满的阶级,他说。(米娜)

变懒的美国人正在伤害美国经济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8 17:57 , Processed in 0.0445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