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执政三个月内阁空缺500人!特朗普:有人搞破坏

评论: 0|来自: 华尔街见闻

摘要: 自动播放开关 自动播放 如何评价特朗普执政百日的业绩?惨就一个字? ...

自动播放开关 自动播放

如何评价特朗普执政百日的业绩?惨就一个字?

正在加载...
< >

    据无党派非政府组织Partnership for Public Service统计,特朗普政府在多个部门的正副部长、机构负责人及各国大使等关键岗位上有531个空缺。

    其中475个重要职位没有提名候选人,33个职位的提名没有上交国会审核。在特朗普提交国会的24位候选人中,仍有2人需要等待听证后才能任命。

    这令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中百日执政期满后内阁成员最少的一届。相比之下,奥巴马在4月7日前顺利任命了54名政府要员,小布什政府任命了32人,克林顿政府任命了44人。

    执政三个月内阁空缺500人!特朗普:有人搞破坏

    公开数据显示,美国国务院是空缺人数最多的部门,职位空白超过100个,主要由于特朗普上任伊始便下令解聘了奥巴马时期所有的外交大使,也令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会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时冷嘲热讽。

    据CNN报道,特朗普政府目前只任命了驻以色列大使David Friedman,并提名了纽约喷气机队(New York Jets)老板Woody Johnson出任驻英大使、商界人士William Hagerty出任驻日大使,以及爱荷华州州长Terry Branstad出任驻中国大使。人选如此之少,令美国国务院不得不将原定于4月举行的大使候选人培训延期到5月。

    下图为美国各政府部门的关键职位空缺一览,其中橘黄色为已单方面宣布提名的职位,蓝色为已递交国会的提名人选,绿色为已任命,红色为国会听证失败,灰色为空缺。可见美国国防部、财政部、司法部、商务部和交通部等要职都尚待填补。

    执政三个月内阁空缺500人!特朗普:有人搞破坏

    特朗普在周三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内阁空缺这么多不怪他能力不行,而是要怪国会听证这一恶心的程序(lousy process)。他表示,每次内阁开会看到一大片空空的座位也很难过,但这都是蓄意阻挠者在搞破坏。

    随着美国国会严守党派阵线,民主党议员对特朗普的内阁提名百般阻挠,在听证会期间以家暴和不公正对待旗下员工等事由,令原本的劳动部长提名人选Andrew Puzder主动请辞,新提名的劳动部长Alexander Acosta和农业部长Sonny Perdue的听证会仍在进行。而对教育部长Betsy Devos的任命投票动用了副总统Mike Pence的关键票才打破平局。

    除了对国防部长马蒂斯、退伍军人事务部部长David Shulkin和国土安全局局长John Kelly的任命获得了两党参议员的共同支持之外,民主党议员对其他提名人选并不抱有好感。参议院少数党领袖Charles Schumer此前表示,从没见过哪届内阁班子充斥着这么多银行家和亿万富翁,很多人不仅没有提名领域的执政经验,甚至直接存在利益冲突。

    Partnership for Public Service的创始人Max Stier表示,在短短100天内就做到妥善管理雇员超过2300人的联邦政府确实不容易,但特朗普政府的学习周期似乎格外长,主要是因为成员大多无法执政经验,过渡期团队也缺少能真正玩转华盛顿的圈内人士。

    美国时政新闻网站Politico和调查类网站ProPublica已经在调查特朗普内阁缺人时的行政实践。他们发现白宫雇佣了400多名不需要经过国会听证的办公人员,其中不乏主要行业利益的游说人员,他们实际顶替了有待任命的部门领导职能,在个别部门内部造成了混乱局面。

    Politico也援引几十位白宫内部人士称,内阁空缺岗位如此之多的原因主要是特朗普纠缠于小节、白宫内斗和现有雇员经验不足。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8 18:04 , Processed in 0.18733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