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松泉表示,新能源、智能网联以及节能汽车正是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发展重点,处于产业变革时期,自主品牌要想突破,这或许是个机会。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或成自主品牌突破机会 引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松(点击查看最新人物消息) 泉表示,规划以落实2015年5月英的中国制造2025为主要背景。新能源、智能网联以及节能汽车正是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发展重点,处于产业变革时期,自主品牌要想突破,这或许是个机会。 完善内外资投资管理制度,有序放开合资企业股比限制,这是自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对合资股比设置限制后,我国首次提及将对此放开。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这主要与中美之间的投资协定谈判有关。) 昨日(4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英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力争经过十年努力,迈入汽车强国行列的总目标,并为此提出六个细分目标、六项重点任务和八项重点工程。 对此,中国经济网记者随即采访了业界专家、学者,就规划的重点内容和出台背景做了了解。 明确合资股比有序放开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中四、保障措施的(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及,完善内外资投资管理制度,有序放开合资企业股比限制。这也是自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对合资股比设置限制后,我国首次提及将对此放开,因此具有划时代意义。 对于合资股比是否应放开,汽车业界一直争论不休。一方认为,股比限制应当放开,并将促进我国汽车市场更为全面的竞争;另一方则认为不应放开,以此保护我国自主品牌车企。在2016年夏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表示,政府正在考虑取消50%的外资持股上限,就曾再度引发各方激辩。 据了解,在始于2008年的中美投资协定(BIT)谈判中,合资股比也被作为重要谈判内容。在2016年举行的G20杭州峰会上,中美双方确认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取得重大成果…… 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谈到,此次规划中‘有序放开股比’,主要与中美之间的投资协定谈判有关。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松泉也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去年的中美BIT谈判引发行业高度关注。目前,欧美日(参配、图片、询价) 韩等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东盟、尤、巴西等,对于外商投资均没有设置股比限制。 限制股比主要保护的是大型国企,此次规划提出的有序放开,或对大部分合资企业的中方带来压力,政府已经说要逐步放开了,这就要求咱们眷把自主品牌干起来,吴松泉进一步说道。 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对2015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行修订,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目录修订的主要特点和变化之一便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制造业领域中,汽车整车和专用汽车制造方面,虽仍维持原先的中方股比不低于50%,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含两家)以下生产同类(乘用车类、商用车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但是在轨道交通设备、汽车电子和新能源汽车电池、摩托车等方面已经放开股比限制。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我国在制造业领域逐步开放的心态。 新能源、智能网联是自主突破机会 昨日公布的规划还重点提及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节能汽车等发展,并将其作为三大重点突破领域。而工业和信息化部对规划的解读是:规划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做大做强中国品牌汽车,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路线上要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引领整个产业转型升级;措施上主要包括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行业内外协同创新,推动全球布局和产业体系国际化。 吴松泉表示,规划以落实2015年5月英的中国制造2025为主要背景。新能源、智能网联以及节能汽车正是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发展重点。 对此,崔东树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他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规划属于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纲领的趋势性文件,对行业发展有导向性作用;而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企业和全行业共同努力。 处于产业变革时期,自主品牌要想突破,这或许是个机会。一旦在这三方面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取得重大成绩,自主或将实现整体突破,吴松泉继续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并未对2020年和2025年的新能源总销量目标给出直接界定。而随着规划的公布,这一目标正式确定。 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力争实现350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元/瓦时以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20%以上,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350瓦时/公斤。 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规划指出,到2020年,汽车DA(驾驶辅助)、PA(部分自动驾驶)、CA(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新车装配率超过50%,网联式驾驶辅助系统装配率达到10%,满足智慧交通城市建设需求。到2025年,汽车DA、PA、CA新车装配率达80%,其中PA、CA级新车装配率达25%,高度和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市场。 此外,在节能汽车方面规划还提出,到2020年,乘用车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达到5升/百公里、怠速启停等节能技术应用率超过50%;到2025年,乘用车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比2020年降低20%、怠速启停等节能技术实现普遍应用。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规划的解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规划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做大做强中国品牌汽车,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路线上要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引领整个产业转型升级;措施上主要包括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行业内外协同创新,推动全球布局和产业体系国际化。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4 03:26 , Processed in 0.04369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