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胡巍 | 北京摄影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7期) 燕郊,这个与北京隔河相望,曾立志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河北小镇, 10多年来因人口与房地产业规模如吹气球般膨胀,在患上大城市病的同时也获得了睡城之名。 3年前,燕郊房价平均约每平方米1万元,如今新小区价格暴涨至3万元。不过,与北京市区内接近七八万元的房价相比,燕郊的房价仍吸引不少北漂在这里安家。 急剧膨胀的房地产业背后,燕郊的基础设施建设却掉了链子。交通拥堵、配套设施缺乏、环境脏乱差等现象比比皆是。 ”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或将为燕郊脱困带来契机。不过,要想真正摘掉睡城的帽子,燕郊还任重道远。 潮白河畔,蓬勃发展的房地产让燕郊在逐渐患上大城市病的同时也获得了睡城之名。 燕郊镇的一条主干道两侧,房地产的大广告牌鳞次栉比。 近期燕郊房产交易量下降,但房产交易中心内的过户者依旧不少。 大北窑桥下开往燕郊的公交车站排起了长队。坐公交车是许多住在燕郊的上班族上下班的主要交通方式。 燕郊一处商贸城的儿童游乐园。虽然燕郊也建设了不少商业设施,但上班族还是更愿意在北京的大商场消费。 调控措施发布后,燕郊二手房交易量持续下滑,不过小区外的地面上依旧洒满了房产广告。 早上七点半,孙先进在燕郊路边等班车到北京去上班,前一天夜里他加班到凌晨一点多才回到家中。 由于基础设施较差,大雨过后燕郊的多条马路曾多次淹成汪洋一片,人们把铲车当做摆渡船使用。 一些传销窝点选择在燕郊落脚。仅2016年8月10日警方和工商的联合行动,就一举捣毁多个传销窝点,控制传销人员上千人。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7 00:15 , Processed in 0.04662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