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高利贷手法揭秘 转贷依然是常用手段

评论: 0|来自: 第一财经网

摘要:   因暴力催收、裸条等诸多热点事件,近来高利贷行业格外受人关注。撇开那些涉嫌以黑恶暴力手段参与的个案,即使是一些较为规范的高利贷,其中的资金来源、项目筛选等也隐含诸多灰色操作。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

  因暴力催收、“裸条”等诸多热点事件,近来高利贷行业格外受人关注。撇开那些涉嫌以黑恶暴力手段参与的个案,即使是一些较为“规范”的高利贷,其中的资金来源、项目筛选等也隐含诸多灰色操作。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法律严格禁止并设定罪名予以震慑,但目前高利转贷依然是高利贷市场上的常见情况。

  项目

  陈大海(化名)早年在地方政府机关工作,后来进入华东某省一家国有金融机构担任法律顾问多年。

  在陈大海看来,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但需求又极其巨大,因此根本不用担心缺少项目,要考虑的是怎么选择稳妥、优质的项目。

  陈大海说,金融掮客们有一条隐蔽而有效的项目筛选路径:通过银行内部资源,掌握一批即将到期的优质银行贷款客户;;按照常规,这批客户在银行借款到期时要么按时还款,要么借新还旧,往往以后者居多;;银行方面的“资源”会将部分“优质”客户名单交给金融掮客,掮客们会组织资金为这些客户解燃眉之急:对需要借新还旧的,提供过桥资金,按基准利率3-5倍甚至更高收息;被银行突然停贷的,提供后续资金,利息一般是基准利率的2-4倍,也有更高的。

  记者从该省一家城商行和一家国有大行分支机构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类似的操作手法在业内广为人知,并不是什么秘密。

  资金

 ≡“钱生钱”的借贷生意来说,让手里的资金盘子大起来,就意味着更大的生意。但钱从哪里来,是最核心的问题。

  陈大海说,一些金融掮客最初试水这种高息的民间借贷时,主要是以自有资金进行周转。他熟知行业一种常用的迅速扩大资金规模的办法;;以一定的自有项目作抵押,向不同银行重复套取贷款,再用这些贷款放贷。

  “向银行贷款,除了项目本身合规以外,还有‘资源’的因素。”陈大海一语道破个中玄机。因此,一件吊诡的事情就出现了:很多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难以在银行获得贷款,但一些有“资源”的人却能从银行贷款去放贷。

  一家股份行当地支行的负责人介绍,银行放贷一些项目人为操作痕迹明显,不少人利用漏洞获取银行贷款再转而进行高利放贷,赚绒大的利差。据他介绍,当地有多家餐饮、娱乐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都曾通过重复抵押的方式从银行获得贷款从事高利贷业务,根本无心实业。

  全国人大代表、友阿股份(002277.SZ)董事长胡子敬曾在调查后发现,“目前我国高利贷行业中,普遍存在多环节的现象,借钱的并不是用于企业生产,而是为了去放贷,这样层层加码,不断将利率推高到风险极大的程度。”

  记者了解到,当地民间借贷月复利最高的达15%,而在前几年高利贷最疯狂的地市,最高月息达到了20%以上。

  监管

  转贷则是高利贷中最为恶劣、对金融秩序影响最大的行为。记者了解到,转贷行为在一些地区已是高利贷放贷资金的最主要来源之一。

  目前,高利贷行为未明确入刑,理论和司法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议。全国各地多以非法经营罪打击高利贷。2015年“两会”期间,胡子敬曾建议将高利贷行为明确列入刑法。

 ▲刑法对“高利转贷罪”则作出了明确规定。刑法第175条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吴冬表示,一些企业打“高利转贷”的擦边球,案件真正到法院获判的很少。对于高利转贷罪的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23条:高利转贷案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如个人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单位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两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

  吴冬称,如果个人贷款出来是用于投资别人的生意,而投资回报当初双方约定稳赚不赔,那么根据最高院的司法解释,这类没有风险的“投资”性质应为“明为投资,实为借贷”,如果获利较大,那就可能涉嫌高利转贷罪了。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10 22:33 , Processed in 0.05985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