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外媒质疑中企海外投资房产过热:可能再走日本老路 环球时报报道驻日本特约记者蒋丰记者邢晓婧卢戈日本媒体2日报道称,中国资本在海外频频出手,高价投资房产,被外界认为有可能再走日本老路,会重蹈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负债惨重的覆辙。但也有分析认为,中国投资者海外收购的浪潮目前才刚开始,一些中企的海外资产布局也处于初期阶段。在宏观经济面稳定的情况下,爆发大规模的海外抛售潮的概率不大。 据日本经济新闻2日报道,中企海外房地产投资不断吸引海外舆论关注。本月1日,中渝置地正式宣布出资11.3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01亿元)买下英国伦敦金融城最高楼奶酪刨摩天楼。这也创下中资在英收购房产价格的历史纪录。而3月下旬,中国海航集团已出资22亿美元买下纽约曼哈顿黄金地段一栋写字楼,也创下中企收购纽约房地产价格新高。此前、安邦保险、中国人寿也因在美国大举收购房产而受到舆论关注。 有经济学家称,尽管中国政府加强了针对资本外流的管制措施,但中企在海外的房地产投资丝毫没有退潮之势。根据仲量联行的统计,2016年中企海外房地产投资达到330亿美元,较前年增长50%,其中134亿美元投向美国房地产市场。 日本经济新闻称,中企收购海外房地产力度之大,促使外界将其与上世纪80年代日本大举投资美国房地产的历史联系起来。当时,日本企业在美国的房地产投资总额高达780亿美元。美国洛克菲勒集团大厦、美国花旗银行中心等地标性建筑纷纷落入日本公司之手,大有买下美国之势。而在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陷入财务困境的日企被迫大量低价抛售当时高价购进的海外资产,损失极其惨重。英国卫报称,日本回顾此段历史时,认为历史教训之一就是日企在现金流充裕情况下盲目投资,跟随投资热潮而未进行充分风险评估。而现在中企也在发生类似的事情,因此有声音担忧中国会重蹈覆辙。 对于中国经济是否会陷入泡沫崩溃,目前外界仍在争论。日本东洋经济网站援引日本房地产业界人士观点称,中国当前的情况确与日本当时有着一些相似之处。由于国内资产价格存在泡沫,特别是大城市房价高企,企业资本自然会流向更具投资价值的海外市场。但从短期看,中国经济尚不会陷入严重危机,而刚加大海外投资的中企仍处于初步布局的阶段。金融时报称,一些批评声音认为中国投资者过于狂热而缺乏常识,以至于在交易中付出过高成本。但也有从业者认为来自中国的交易者其实很精明,在投资方面有很强的目的性。只要中国经济不会严重减速而引发市持慌情绪,中企所收购的海外资产短期内不会面临价格暴跌的风险。 日本横滨市立大学一位中国问题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媒体关于中资企业在海外购置房地产的一些报道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善意的,一种是抱有幸灾乐祸的心理,认为中国无法摆脱日本曾经走过的弯路。当今中国,应该汲取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努力做到弯道超车,不再重蹈日本泡沫经济覆辙。 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尽管日本企业的经营者很有头脑,但日本海外投资之路一直在碰壁,比如近日新闻就爆出,日本邮政收购澳大利亚购企业就出现大面积亏损。有了日本前车之鉴,中国投资者也应该提高警惕。对于中企来说,愿意出售的海外企业往往存在自身经营不善的问题,如果中企不具备很强的经营能力,不但难以实现转亏为盈,还有可能大把赔钱。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13 06:51 , Processed in 0.0445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