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社会快讯 查看内容

无人机屡闯机场 影响航班安全最高可判死刑

评论: 0|来自: 央视

摘要:   央视网消息(晚间新闻): 无人机屡屡闯进机场,已非偶然事件,严重威胁航空安全。监管部门应该如何处置,才能有效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呢?  全球多国已设专门法规 直面问题  随着无人机的使用者越来越多,全 ...
  央视网消息(晚间新闻): 无人机屡屡闯进机场,已非偶然事件,严重威胁航空安全。监管部门应该如何处置,才能有效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呢?

  全球多国已设专门法规 直面问题

  随着无人机的使用者越来越多,全球很多国家都出台专门的法规,直面有关问题。比如,澳大利亚规定普通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智能在120米之内,休闲用的无人机不得飞入受管制机场或人口稠密区5.5公里的范围内;日本在2016年3月17日出台了专门的无人机管制法,将首相官邸、皇宫、外国政要下榻酒店等上空列为无人机禁飞区域,并且授予警方视情况摧毁无人机的权力。

 ▲在美国,不仅设置了禁飞区,对违规飞行者实施重罚和刑事指控外,还对小型无人机实施了实名注册制度。

  净空区施放无人机风筝 罚款或拘留

 ▲在我国,针对无人机,也是有法规可依的。按照我国民用机场管理条例的规定,机场每条跑道中心线两侧各10公里、跑道端外20公里的区域为飞行管制区域,也就是“净空区”。机场的跑道越多,净空区的面积就越大。像首都机场的净空保护区,面积就达到了约1500多平方公里。在净空区,禁止施放无人机、风筝、孔明灯等飞行物,一旦被抓获,按照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将被处以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而如果施放的飞行器影响到了航班安全或者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最高量刑可到死刑。

  即使不在净空区,无人机想要上天,也必须具备一定条件。使用者不仅须考取民用无人机驾驶执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飞行前还必须向空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不然,就是“黑飞”。

  专家分析推进"强制降落" 加强安全教育宣传

  规则和处罚条例都有了,但实际的情况却是,“黑飞”的比例颇高,这是为什么呢?

  特约评论员 叶海林:技术门槛低,惩处力度小,使用者航空安全观念淡薄,加大相应违法惩处力度,推进"强制降落"等技术能力,加强航空安全宣传教育。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8 09:20 , Processed in 0.04418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