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社会快讯 查看内容

蛋价连跌7个月 火箭蛋为何成为倒霉蛋

评论: 0

摘要: 深度每天为你讲述一个财经故事曾经风光无限的火箭蛋今年却遭遇了倒春寒,一键启动跌跌不休的模式,几乎成了倒霉蛋。受供求关系及去年冬季以来H7N9流感簿等因素的影响,今年鸡蛋的批发价格一路下跌 ...

深度每天为你讲述一个财经故事

曾经风光无限的火箭蛋今年却遭遇了倒春寒,一键启动跌跌不休的模式,几乎成了倒霉蛋。受供求关系及去年冬季以来H7N9流感簿等因素的影响,今年鸡蛋的批发价格一路下跌,2月份更是跌至近十年来的低点。不仅鸡蛋价格在下跌,鸡肉的价格也在劫难逃。农业部预计,鸡蛋和鸡肉价格的回调要持续到年中。

鸡蛋价格连跌七个月 一度跌破近十年低点

2014年至2016年期间,鸡蛋曾因价格疯涨,而被冠以火箭蛋之名,今年却遭遇了滑铁卢。自2016年10月以来,全国鸡蛋价格已连续下跌七个月之久,累计跌幅一度达到32%,今年4月下旬曾一度跌破2元大关,创出十年来的最低点。

农业部4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禽蛋价格总体继续下跌,3月份均价已跌至近8年低点;4月份以来,鸡蛋价格下跌势头仍未缓解,4月中旬全国大宗鸡蛋价格为2.4元/斤,主产区均价甚至低至2.2元/斤,同比跌幅超过30%。市场上的鸡蛋价格也不例外,零售价每斤不到3元,按照每8个鸡蛋一斤计算,每个鸡蛋只卖3毛钱左右。

五一假期消费本来能提振鸡蛋价格走强,但鸡蛋价格的反弹效果并不明显。数据显示,5月2日,全国主产区鸡蛋价格稳中上涨,均价达到2.10元/斤,单价较4月28日上涨0.09元。其中,山东地区的均价最高为2.32元/斤,辽宁地区均价最低为1.93元/斤。

供应高峰遇消费低谷 鸡蛋鸡肉的消费减少

鸡蛋和鸡肉价格下跌,主要源于供应高峰和消费低谷碰头了。在日前召开的农业部一季度数据发布会上,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指出,鸡蛋价格持续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阶段性供大于需。在前两年蛋鸡养殖效益利好的刺激下,许多养殖场扩大规模,蛋鸡存栏量不断攀升,产蛋率稳步提高,鸡蛋市场出现阶段性供大于需的局面。二是鸡蛋消费低迷。春节过后,鸡蛋消费进入季节性淡季,再加上H7N9流感的影响,鸡蛋的需求整体低迷。三是饲料成本下降。2016年玉米价格大幅下跌,饲料成本随之降低,给蛋价回落提供了空间。

价格大幅下跌的不仅是鸡蛋,还有鸡肉。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2月,平均每只蛋鸡亏损2.21元,是2012年4月以来最大亏损额,与上年同期盈利1.36元形成巨大反差。

蛋鸡养殖户大量亏损 价格下行态势仍未止

价格下跌,导致蛋鸡和肉鸡养殖效益双双下降。有券商调研团队在深入湖北主要产销区走访调研时发现,由于今年鸡蛋价格偏低,一些蛋鸡养殖企业一季度亏损严重。建议养殖户谨慎补栏,顺势出货,切忌捂货赌涨。

对于未来蛋价的走势,卓创资讯认为,当前养殖户低价惜售,后期鸡蛋价格或受成本支撑出现理性上调。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指出,鸡蛋、鸡肉等禽产品价格今年将总体呈现低迷运行态势,不排除阶段性震荡的可能。按照鸡蛋价格波动的季节性规律,春节后的阶段性回调一般要持续到4至5月份,随后迎来新一轮上涨,到8至9月份蛋价将再次回落,至年底再次进入一个上涨期。但是,目前在产蛋鸡距离淘汰还需6个月以上,蛋鸡存栏仍处于相对高位,鸡蛋消费总体比较平稳,如果不发生重大疫情,鸡蛋产业仍处于产大于需的状态。

北京晨报记者 陈琼

■相关新闻

蒜你狠走了

蒜你完来了

北京晨报讯(记者 陈琼)目前正是蒜薹丰收的季节,但河南蒜农却笑不起来,由于蒜薹产量过剩、价格暴跌,蒜农们又陷入丰产不丰收的尴尬境地。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因受产量增加、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河南多地出现蒜农来不及抽蒜薹以及蒜薹价格暴跌的情况,部分蒜农甚至选择直接将蒜薹扔掉。大量蒜薹滞销的现象主要集中在河南开封县、杞县,价格由最高每斤1.35元暴跌到每斤3毛钱。菜贱伤农,部分蒜农宁愿直接将蒜薹扔在河里或路边。专家指出,蒜薹价格暴跌的根源在于供求失衡,为了减少菜贱伤农现象的发生,建议通过行业协会及大数据等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8 16:27 , Processed in 0.0442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