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四大行去年员工减少1.9万人 银行主动互联网化转型

评论: 0|来自: 北京商报

摘要: 摘要: 四银行2016年年报已经悉数亮相,缩减员工的趋势进一步显现。仅从四大国有行的数据来看,去年员工数量共减少了18824人,同时瘦身的还有银行网点数量和面积。业内人士认为,在汹涌的科技金融变革中,银行业 ...

摘要: 四银行2016年年报已经悉数亮相,缩减员工的趋势进一步显现。仅从四大国有行的数据来看,去年员工数量共减少了18824人,同时瘦身的还有银行网点数量和面积。业内人士认为,在汹涌的科技金融变革中,银行业务从线下转为线上已经是大势所趋,银行物理网点和员工数还会有进一步减少的空间。

四大行集体减员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各行2016年年报发现,去年工农中建四大国有行集体减员。其中,工行去年末员工461749人,比上年末减少4597人;农行去年末员工496698人(另有劳务派遣用工9339人),比上年末减少6384人;中行和建行分别减少1142名员工和6701名员工。

减员的现象也存在于一些股份制银行。例如招商银行[股评]去年末员工70461人(含派遣),比上年末减少5731人;民生银行去年末员工58729人,比上年末减少720人。

除了员工数量瘦身,有的银行分支机构也在收缩。例如从数量来看,工行去年末分支机构1.72万家,比上年末减少298家,中行减少了77家;从面积来看,招行去年全行网点租赁面积压缩39356.34平方米,年租金节约5726.42万元,中信银行[股评]也提到,该行进一步压缩了新建、迁址、续租网点面积。

相比之下,发展相对较慢的地方商业银行的人员和网点还在扩张中。贵阳银行[股评]去年加快县域机构网点布局,前三季度共有23家县域支行获得开业批复。其他多个地方银行的网点也有不同数目的增加。

银行主动互联网化转型

说到银行减员,总绕不开对银行业绩下滑以及受到金融科技崛起冲击的讨论。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看来,2016年机构和人员总体上略有减少,主要是银行主动进行了结构调整和优化。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进一步分析称,银行业互联网化的主流打法基本上有三板斧,其一就是渠道整合与优化,银行的做法基本为手机银行升级、网点智能化转型。以农行为例,该行2016年完成网点瘦身1807个、迁址优化网点409个。截至2016年末,该行自助现金终端和自助服务终端全年交易额20.5万亿元,同比增长5%,来行业务自助设备分流率86.4%。中信银行也在年报中提到,推进网点轻型化,去年该行手机银行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分别同比上年末增长146.29%和138.56%。民生银行去年手机银行客户总数也同比增长了572.57万户,该行个人网上银行交易替代率达到99.28%。

银行互联网化的第二板斧,是以消费金融和支付实现业务端的突破。薛洪言特别提到,在消费金融上,信用卡嘲已成为一个重要抓手。例如招行与滴滴出行的战略合作业务快速发展,截至去年末,发行联名信用卡125万张。还有很多银行推出主打消费的现金贷产品,借助低资金成本优势,以超低的利率切入市场,具有很强的市场震慑力。

第三板斧则是强化数据应用。薛洪言介绍,在实际应用中,银行也是围绕精准营销和风险防控两个角度来布局金融科技应用,建立智能营销模型和大数据风控模型。还有些银行专门成立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与生物识别等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有的银行则上线了基于金融科技的智能投顾产品。

员工转岗营销

事实上,随着银行网点和业务的互联网化转型,员工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董希淼介绍,我国银行业银行员工组合与欧美国家银行业有很大的结构性不同,欧美国家银行60%-80%为营销人员,柜员占比大概是20%-40%;而我国银行业的柜员占比大约为70%-80%,营销人员只占20%-30%。我国银行业的物理网点在过去主要是核算交易型,现在正在向营销服务型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柜面人员转岗成为营销人员的空间非常大。

如工行2016年通过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柜面人员减少1.4万人,其中约有3000人去做新兴业务,有1.1万人去做客户经理,通过调整配置该行更好地提升了人力资源的效率。工行去年的总人数只减少了1%,但是内部结构调整达到6%。

董希淼指出,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客户需求变迁,我国银行业柜面业务仍然有减少的空间。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机构和人员数量较大的四大银行,机构总数和员工还将有一定的精简空间。还有业内人士表示,我国银行业未来柜面人员减少幅度可能在20%左右,但会在银行内部进行培训和转岗,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力资源效率,倒逼银行从坐等客户上门向主动挖掘客户转型,更好地适应市澈争,大规模裁员潮不会出现。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程维妙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14 17:39 , Processed in 0.1038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