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汽车资讯 查看内容

全面滑铁卢?韩系车在华销量继续下滑

评论: 0|来自: 腾讯汽车

摘要: 腾讯汽车讯 北京时间5月10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由于地缘政治局势导致的紧张,导致大量中国消费者主动回避韩国品牌,使得韩国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统计显示,韩国现代和起亚上个月在中国市场的销 ...

腾讯汽车讯 北京时间5月10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由于地缘政治局势导致的紧张,导致大量中国消费者主动回避韩国品牌,使得韩国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统计显示,韩国现代和起亚上个月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继续下滑。与此同时,由于所在SUV市场领域竞争加剧,长城(Great Wall Motor)两年多来首次出现月度销量下降。

全面滑铁卢?韩系车在华销量继续下滑

据悉,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China Passenger Car Association)本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轿车、SUV和多用途汽车(MPV)的销量下降1.7%至169万辆。今年前4个月,全国汽车销量下降了1.4%,达到727万辆。

由于此前推出的购车补贴计划未能有效提振美国和中国市场的购车需求,如今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面临着全球最大两个汽车市场销售放缓的前景。汽车行业顾问科勒尔(Maryann Keller)表示,美国汽车市场疲软的原因是汽车借贷的成本上升,以及更高的首付比例,但中国市撑缓的部分原因是政治。分析师认为,中国消费者反对韩国部署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萨德,因此抵制韩国品牌的汽车,而韩国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约为5%。抵制行为造成了今年前四个月的汽车销售状况整体低迷。

汽车行业咨询公司Ways Consulting co .的分析师吴泽琴本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萨德事件持续发酵,导致汽车市场复苏缓慢,这出乎意料。爱国的消费者避开韩国品牌,要么转向其他品牌,要么推迟购买。此举意外导致了整体市场的购买力下降。

彭博资讯(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师史蒂夫·曼(Steve Man)称,尽管新当选的韩国总统可能会努力修复与中国的关系,但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一年。历史上有过这样的先例,2012年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的领土争端导致日本汽车制造商的销售额下降,并持续了一年。在此期间,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市齿额下降了约5.5个百分点,使得当时这一阶段的中国汽车市场也出现了整体低迷的情况。

但是总的来说,韩国汽车品牌的没落,却成就了日本和中国的汽车品牌。日产汽车公司(Nissan Motor co .)和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Geely Automobile Holdings ltd .)均公布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业绩增长。

全面滑铁卢?韩系车在华销量继续下滑

起亚在华合资企业的一名发言人说,今年4月,起亚汽车在华销量下降逾60%,至16,050辆。

不同车型销售情况:

SUV销量增长15%,至689,387辆

轿车交付量下滑3.9%,至836425辆

多用途汽车(或小型货车)下降24%,至135178辆

新能源汽车销售29222辆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统计,在政府放宽政策,允许家庭生更多孩子之后,即将到来的婴儿潮将刺激对中型和大型SUV的需求。

与此同时,中国最大的SUV制造商长城(Great Wall Motor Co .)宣布,上个月的交付量(销量)下降了8.1%,这是自2014年9月以来首次出现月度下降。在吉利的博越和广州汽车集团的传祺GS4的激烈竞争下,长城的畅销车型哈弗H6的销量暴跌17%。

今年4月,通用(General Motors Co.)在中国的销量下降1.9%,至272,770辆,主要原因是对轿车的需求疲软导致别克和雪佛兰的销量下降。今年4月,福特汽车(Ford Motor Co .)的销量增长了11%,原因是市吃其Edge和Kuga SUV的需求增加。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4 13:08 , Processed in 0.45458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