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持续分化:部分城市取消购房补贴

评论: 0|来自: 21世纪经济报道

摘要: 被为数不少的三四线城市所采用的购房补贴政策,目前在一些地区正进入退潮期。5月9日,芜湖发布新的调控政策,提出新房交易后两年内不得入市,同时取消了购房的契税补贴。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4月以 ...

被为数不少的三四线城市所采用的购房补贴政策,目前在一些地区正进入退潮期。

5月9日,芜湖发布新的调控政策,提出新房交易后两年内不得入市,同时取消了购房的契税补贴。

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4月以来,包括镇江、嘉兴、芜湖等热点地区,都取消了购房补贴的相关政策,被认为代表着去库存的政策已经在部分地区发生了逆转。

但与此同时,一些地区却仍在推出购房补贴政策,显示出当地去库存压力仍在。

一些观点认为,随着一二线城市开始全面进入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的四限时代,被挤出的购房需求,必然会对周边三四线城市楼市产生进一步影响。但大部分城市的去库存压力仍未得到实质性解决,楼市分化仍将持续。

三城取消购房补贴

购房补贴,一般指个人购买商品卓时,地方政府对个人发放的补助,一般与购房契税或应纳税房价挂钩进行补助。

5月9日,安徽省芜湖市公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降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增加土地供给、新建商品卓须在取得产权证2年后方可转让等调控政策。其中,调整当地购房契税补助政策的条款,引起各方关注。

意见指出,取消市卓城乡建委、财政局关于加快商品房去库存促进卓消费相关规定的通知(芜市建〔2015〕264号)中一、化解房地产库存满足居民改善性需求:在市区购买新建商品卓签订购房合同并备案的,凡应交4%契税的购房者,在其缴纳契税后由财政部门给予应缴50%的补助。

所谓4%契税,一般指购买非普通卓、二套及以上卓,以及商业投资性房产(商铺、办公写字楼、商务公寓等),需按照4%的税率征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此前两个月,江苏镇江和浙江海宁也先后取消了购房契税补贴。但两地与芜湖相比,政策细则上有所不同。

其中,海宁的政策是截至购房日,在本市参加社会保险正常连续缴费未满1年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在购买新建商品房时不享受当地购房补贴政策。镇江则规定,停止执行本市户籍人口在市区购买首套商品卓,给予应纳税房价1%的政府性补贴的政策。

在安徽建筑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李国昌看来,购房补贴取消的差别,主要与当地的市场状况有关。在控房价这一核心目标下,政策针对的群体,是对当地房地产市场影响更大的群体。

他分析,海宁靠近上海,其市场交易量上升、房价上涨主要受上海外溢需求影响。而芜湖购房者则大量来自当地和周边县市,外地投资者比例相对较小,对当地房价上涨的贡献度也相对更小。

因此,一些观点看来,芜湖的此次政策,更多是居住需求导致的去库存形势逆转。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认为,这说明当前三线城市中,部分热点城市去库存战略基本得到较好实施,去库存战略逐渐转变为抑房价的战略上来。

冰火两重天持续

实际上,不仅是取消购房补贴,三四线热点城市,由于一二线外溢效应导致房价较快上涨,3月份以来密集出台调控政策。

其中,以保定、沧州、廊坊为代表的环京津城市、以镇江、嘉兴、无锡为代表的环沪宁杭城市和以佛山、中山为代表的环广深城市,政策力度最大、出台最为密集。近期一些非一线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包括甘肃天水和海南的海口、琼海等地,也开始进入调控大军。海口甚至将产权式酒店和二手卓,也纳入本次限购范围。

然而,尽管出台调控政策的三四线城市不断增多,但数位受访者均指出,少数热点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形势逆转,并不意味着房地产去库存即将结束。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3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8810万平方米,仅比去年末减少729万平方米,去年12月和今年1、2月甚至都出现了库存上升的情况。

易居研究院发布的4月全国5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报告也显示,受其监测的30个典型三线城市中,有18个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下跌,而其他12个城市则有所上升,市持化明显。

这也可以从一些地方近期政策中见到端倪。比如,四川资阳3月发布政策,对在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在资阳中心城区(一城三区)购买商品房的购房人,由受益财政给予卓每套12000元、车库每个2000元的奖励。事实上,当地连续两年提高购房奖励金额,可见其去库存压力。

新城控股副总裁欧阳捷此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住宅市场的库存情况差异较大,在一二线城市库存持续下滑、强三线城市去库存加速的同时,一些弱三四线城市库存其实仍在上升。

作者:宋兴国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16 14:13 , Processed in 0.0700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