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汽车资讯 查看内容

曹芳宁:智能网联与共享出行是资本青睐的两大风口

评论: 0|来自: 腾讯汽车

摘要: 2017年5月16日,2017中国汽车论坛主题活动AUTO THINKER 2017腾讯汽车开放平台双创公开课+路演在上海成功举办。此次双创公开课+路演由腾讯汽车、中国汽车创新孵化器联盟、卡睿达科技孵化器、Auto Space联合主办, ...

2017年5月16日,2017中国汽车论坛主题活动AUTO THINKER 2017腾讯汽车开放平台双创公开课+路演在上海成功举办。此次双创公开课+路演由腾讯汽车、中国汽车创新孵化器联盟、卡睿达科技孵化器、Auto Space联合主办,旨在营造出一个融汇创新与思考的舞台,寻找并挖掘汽车行业当中最具发展潜质的创新创业项目。

以下是本次活动中,上海车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曹芳宁的演讲:

曹芳宁:智能网联与共享出行是资本青睐的两大风口

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非常有幸在腾讯汽车的邀请下,参与这次双创公开课的演讲。

汽车行业已经成为资本追捧的风口。我们梳理一下,有几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出行领域,从滴滴、优步获得资本青睐之后,我们看到摩拜、OFO,这两年非常受到资本机构追捧。第二,我们看到很多资本机构,大肆进军新能源汽车。从今年开始,我们也看到了非常多的新能源汽车在各个地方能够落户生产相信未来两年会有一批新能源汽车面市。第三个风口是相关的配套领域,比如智能驾驶、电机、电池、电控,非常多的项目获得了投资。

我们看到这些投融资热点有几个方向值得关注的。一个是交通出行,现在我们在社会升级当中,一线城市的交通资源其实是非常紧张的。通过共享出行通过资源更好的安排,能够缓解交通问题、让我们的社会资源得到优良的重组。另一个是智能网联,通讯技术的进步和物联网技术的进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同时共享出行,作为新的移动出行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追捧。

我们看到目前的整个共享出行的规模达到了625亿,以40%的速度发展,到18年会达到两千多亿美金的规模。这种快速发展背后的原因,一是在供给方,大家看到无论汽车出行还是自行车出行,还是电动车出行,有非常多的创业公司风起云涌般的拿到了资金,来到了消费者面前。很多消费者愿意使用新的出行工具。第二个是需求端,消费者消费行为来说,过去汽车,包括其他交通工具,更多是个人资产,现在很多消费者觉得我们只是把它作为一个交通工具这样供给端和需求产生了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交通出行,包括后期的无人驾驶,会成为整个智能出行方面的重要投资机会。

我们看到中国城镇人口以及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其实是带动了整个投融资在交通出行方面的投入,也让我们在这方面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基础。我们可以看到共享出行,已经从北上广一线城市发展到二线城市,甚至在三线城市。有理由相信到2020年共享出行会成为常见的出行方式,无论是共享巴士、共享汽车,还是共享自行车,都会成为人类主要的出行方式。

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方面,一个是出租和专车的模式,从优步到滴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是独角兽。这个领域的投资逻辑第一个是流量入口,第二个会颠覆汽车价值的流程再造。滴滴运用的是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的布局从平台型的公司变成一个科技的公司。

第二个是分时租赁。在上海起家的一家公司,几年前其实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但是过去很多时候,盈利性、扩张度都值得考量,但是我们看到从去年开始,各大城市陆续崛起。这个也是我们根据消费者的观察,时间到了。过去很多投资人对于分时租赁盈利模式不清晰的担忧渐渐解除。我们欣喜的看到,分时租赁在一些城市已经盈利了。我们相信分时租赁,随着商业模式更好的提炼,它的盈利性也是可以期待的。

第三个模式,就是我们讲到的多模式共享。交通出行立体化的,包含很多领域。在每一个赛道上,都会有一些知名的玩家。最终进行联盟性的发展。所以我们认为后期的交通出行,会呈现一个市场越来越被大的玩家所垄断控制的局面。

在投融资方面,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几个现象一个是在共享出行方面,资金量是非常大的动辄就是几十亿人民币,几十亿美金的融资。其实投在几个方面,第一个是流量入口,滴滴早期的融资,通过补贴的形式,吸引C端的客户。中后期,大多数融资进入重资产。我们可以看到滴滴从过去的轻资产模式进入了车队管理而神州开始就是重资产模式。目前神州的重资产模式是有一定的竞争性的我们看到神州从租车布局到平台性的发展。

未来主机厂会逐渐的布局这一块市场,其实我们已经看到,无论是大众还是奔驰,它都在发展自己的共享出行领域。奔驰在海外的项目,从两年前开始进入市场,吉利也是率先布局曹操专车,我们看到非常多的主机厂在自我进行革命,因为他们也意识到,如果他们只是生产汽车的模式,最终会受到汽车运营商的一些挑战。反过来我们看到一些出行运营商开始布局整车制造。我们可以看到商业模式的重塑或者是互相渗透的局面。

整体来说,国家政策层面,其实也陆陆续续出台各种各样的政策,无论是对于我们网约车的规范性,还是对于新能源方面补贴的规范性,或者是后期无人驾驶方面,政府应该会大力的推进有关标准的制定,或者是试点地区逐步的放开。

我们认为未来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有几个挑战,一个是政策层面,对于创业公司的影响有多大;另外是创业公司后期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共享出行交通事故的责任判定,包括保险公司的如何认定,这一些对于投资的决策是非常重大的因素。

第二个问题我们谈的是智能网联,大家都非常清楚,智能网联其实现在已经成为我们资本机构非常乐意关注的一个赛道,很多的主流基金,包括红杉(参配、图片、询价) 等都在布局智能网联。这个有几个重大的背景,一个是智能网联的渗透率,18年开始,智能网联的渗透率会达到80%以上。也就是大多数的汽车都会安装车道偏离预警等系统,这样对于非常多的前装供应商是非常好的契机。

这样的布局16年就开始了。对于创业公司来说,现在你获得了主机厂的青睐,意味着18年会有机会运用到你的产品。很多创业公司在想,我到底是被主机厂投资呢还是保持独立性这些问题是创业行业非常常见的困惑。作为我们平台来说,我们车创是致力于帮助投资者,帮助创业者,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市场潜力方面,毋庸置疑,我们看到智能网联汽车,在全球以及在国内的未来发展,其实具有非常大的机会。在这个方面,中国是有机会的。因为我们对比过中国和欧美的汽车发展速度我们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估值方面,中国无人驾驶汽车的估值可以比肩硅谷。另外我们投资的项目可以跟海外媲美,无论是智能网联方面还是模式方面,中国的企业不比国外差。所以对于中国的主机厂来说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机会。

我们也做了这样一个计算,到2025年,随着我们整个智能设备安装量的提升,带来的收入可以达到2750亿欧元。这个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其实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会激发人类在智能驾驶过程当中的增量。因为现在驾驶过程当中,人的需求有被满足。第一个你的双手未被解放的情况下,你没有时间闲暇去想去做别的事情。未来,用手机可以解决的问题,汽车都可以解决。大家可以想一下,后期会有多少的应用,多少的嘲,有多少可以给我们带来增量的商业模式。

在服务领域,我们会围绕四个方面来看智能网联的嘲。一个是核心产品,包括设计,包括产品性能,包括它在整个的前装和后装方面功能的匹配。第二个是驾驶体验现在来说,驾驶体验在传统的汽车行业,相对而言是比较差的。后期我们无论在导航的优化,还是移动应用端的服务,都有提升的空间。第三点就是整个网络联接方面,包括商业数据服务和娱乐方面,都是有一些可以想象的空间。

我们车创的观点,智能网联、共享出行,这两个风口蓬勃发展过程当中,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未来任何一家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都要技术和模式两轮启动。

我们也认为越早进行布局,后期收益越大。这个过程当中,车创作为平台型公司,和各位,无论是投资者还是项目方还是主机厂还是供应商,能够共同的发展,也共同的对于未来的好项目进行孵化、创新。

感谢。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4 22:42 , Processed in 0.0447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