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
当初听说高晓松要讲金瓶梅,广大文艺粉是拒绝的:说好的诗和远方呢?结果三期评讲金瓶梅之后,高晓松换话题了!于是晓说粉们又拒绝了:三期怎么够?还没听过瘾!然而高晓松看似独辟蹊径的观点和“发现”,并没有得到学术界认可,记者也请教了南大文学院教授苗怀明进行观点PK。他完全不认可“林黛玉原型是潘金莲”等“晓说”观点。
高晓松说林黛玉原型是潘金莲,而西门庆是“国民老公”
古到脂砚斋今到刘心武,众多专家学者都认同“没有金瓶梅就没有红楼梦(旧版新版)”的说法,高晓松在解读的开篇就坦言自己也是站在这一观点上的。
但他在这一观点上走得更远;;高晓松认为金瓶梅中潘金莲这个角色塑造得相当出彩,到红楼梦里潘金莲被“分解”成了两个人物,“说话厉害、什么都敢说,潘金莲外在的斗争性被融进了王熙凤这个角色,而她内在好多性格则被放到了林黛玉身上,比如她对维护自己尊严的坚定,甚至超过了爱情”。而金瓶梅男主角西门庆是个什么样人呢?高晓松直言,在西门庆身上可以看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权利梦欲望梦,“历史是螺旋发生的,按照今天的话说,西门庆就是国民老公,所有的网红都向他扑去。而他作为新兴资产阶段最后晋身当地首富,被女性们追逐整天换女朋友”……
观点PK林黛玉原型是潘金莲?那尤三姐也可以是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也是中国金瓶梅学会理事,他一听“林黛玉的原型是潘金莲”的观点后就笑了。他告诉记者,在学术界特别提出有两种解读是不可取的,即牵强附会和过度解读,“林黛玉等同于潘金莲,是因为两者都把尊严看成第一位的?如果这样的话,那潘金莲也可以等于尤三姐、司棋,她们也因为把尊严看得比天大而自杀了啊。”
苗教授告诉记者,普通大众对学术解读毕竟不太了解,在学术界,金瓶梅和红楼梦都被分类为世情小说,而金瓶梅比红楼梦早几百年,红楼梦对其有借鉴,是肯定的,所以如果说潘金莲的人物塑造对林黛玉有启发有影响,是可以的,毕竟金瓶梅的创作手法和角度,还有家庭题材等都对后面的民间小说有一定影响,但说是原型,就有点牵强附会的“故意为之”了。
高晓松说金瓶梅和红楼梦 谁更伟大,他选金瓶梅
金瓶梅还能拿来跟红楼梦PK?没错,高晓松不仅将二者相比较,而且还认为金瓶梅比红楼梦更伟大!
高晓松坦言,小时候自己也更喜欢红楼梦的精致、含蓄和文学性,觉得金瓶梅粗糙粗俗、诗词拙劣,“长大后却越来越喜欢金瓶梅,红楼梦是乌托邦,少男少女们不用操心生活,谈着缘分式的爱情,就像一部精致的偶像剧。而真正的生活要残酷得多,人也复杂得多。金瓶梅才是真正的生活,充满了烟火气”。高晓松用“热血焚鲜肉,冷月葬诗魂”来形容二者风格之异,“金瓶梅适合吃着火锅出一身汗来看,红楼梦则需要沐再香。”
观点PK文学欣赏也是很主观的个人感受
至于金瓶梅和红楼梦哪个更伟大的问题,也让苗教授哭笑不得,他认为,文学欣赏是很主观的感受,比如两个美女,一胖一瘦,你们各有所爱,就无法决出谁第一谁第二的,如果真要谈谁更伟大,对学者来说,要讲证据的。所以说,这纯粹是主观欣赏。
苗教授痛心疾首的是:“现在的读者或者观众,很容易跟风,盲目追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其实,你应该先看完这两本书,然后再问自己,是不是确实也这样想。但绝大多数人是不看书的,只是看到了耸人听闻、独辟蹊径的大标题,就做出站队和反对的姿态。”
高晓松说金瓶梅“污”的不足2.5%, 却背了几百年的“污名”
奇书、黄书、禁书……很多人提起金瓶梅常抱以一种不可描述的暧昧态度。高晓松对金瓶梅评价之高甚至超过红楼梦,但他也不讳言这部作品的“污”,他一再强调金瓶梅之出名之流传之伟大跟“污”其实并没什么关系,“万历本金瓶梅有100万字,但所谓污的部分加一起也就两万多字,不到全书的2.5%。而且污的并不精彩,既不独特也不高级”。那为啥还要“污”,据高晓松分析,“污”是明末小说的“标配”,“这是由当时社会风气决定的,就像现在的大片一定要有爱情一样”。
观点PK色情部分描写确实只有万把字,文学成熟性不亚于十大名著
最后说到金瓶梅本身,苗教授说,作为“淫书”的代表,目前书店里卖的基本是删节版,不过从全书来看,色情部分的描写确实只有万把字,而它文学的成熟性不亚于十大名著,其中对于世态人情的描写非常棒,人物刻画水平也很高,在社会小说的领域应该是一流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