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题:金融市场 在规范中稳步发展 新华社记者谭谟晓 规范金融秩序对于维护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周,金融部门在规范上重点发力,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文件,旨在打造金融业稳定发展的降生态,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来不法分子非法开立、买卖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继而实施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案件频发。这暴露出一些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在开户环节存在漏洞,为不法分子非法开立账户、转移违法犯罪资金提供了可乘之机,扰乱了市场秩序。 中国人民银行25日下发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注重挖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价值,发挥客户尽职调查的重要作用,防范非法开立、买卖银行账户及支付账户行为;加强可疑交易报告后续控制措施,切实提高洗钱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上述举措有效弥补了当前反洗钱制度的薄弱点。 对存在的风险点,金融部门把住重点环节,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并以完善市场规则为抓手,牢牢守诅险底线。 证监会27日发布新的减持规定,从大宗交易过桥减持的监管、非公开发行股份解禁后的减持规范、完善协议转让规则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减持行为。 证监会2016年1月发布实施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在规范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行为,促进上市公司稳江营,支持资本市场降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借道大宗交易规避相关监管的过桥减持频频发生,无视监管层三令五申的违规减持也绝非个案。形形色色的野蛮减持挑战着市场的承受能力,以及包括监管机构在内各方的底线。 此次修改完善减持制度,对当前实践中存在的、社会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做了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有利于避免集中、大幅、无序减持扰乱二级市场秩序、冲击市场信心。 近期,金融部门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旨在规范市场秩序,引导金融回归本源,确保行业平稳降发展。 保监会官网23日发布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以保险基本原理为根本,发展保障功能突出,符合损失分担、风险同质和大数法则的人身保险产品。 对保险业来说,风险保障功能始终是立业之本,是其他行业不可代替的重要功能,也是行业价值灵魂所在。保险业的发展不能走捷径,更不能跑偏。 金融去杠杆背景下,经历了十多年快速发展的银行资管业务面临压力,也亟待规范。在25日举行的中国银行业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合规经营、回归本源成为热议的焦点。 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资管业务发展中产生的刚性兑付、期限错配、监管套利等问题,需要进行规范。之前银行做资管更多的是源自自身,怎么给银行带来更多存款,带来更多收益或者通过表外的投放,解决资产端投放压力。但银行资管并没有特别多关注和分析客户需求。 银行资管要更加专注终端的客户需求,包括零售客户的财富管理和现金管理需求,实体企业的投资需求,而不是去做一些过手型、通道型,甚至是套利型的业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性文件出台的背后是金融部门对风险的清醒认识和精准把握,目的是为了扎牢制度笼子,树清风正气。被监管对象要顺势而为,健全内部管控制度,建立依法合规经营的长效机制,真正承担起金融风险管理和维护金融市场公平有序竞争秩序的责任。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3 22:46 , Processed in 0.17926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