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的脑海中,除却经典的运动形象外,宝马还是一位时尚领域的弄潮儿。自1975年亚历山大·考尔德设计第一辆BMW艺术车以来,一辆辆风格鲜明又大胆回应时代精神的宝马艺术车便成为了汽车界和时尚界的焦点。 5月31日晚,以BMW M6 GT3为原型车创作的第18辆宝马艺术车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全球首发。这是第一辆由中国艺术家设计的宝马艺术车,也是最年轻的艺术家创作的宝马艺术车。今年夏天,这一作品将在位于上海的全新BMW品牌体验中心展出,随后会参加11月17-19日举办的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街道赛。 曹斐,是一位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艺术生涯和创作伴随全球化、城市化、数字化崛起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站在艺术巨匠的肩膀上,她和宝马品牌精神也碰撞出了耀眼的火花。 被誉为多媒体艺术家的曹斐,将增强现实技术与身体车身相结合,打造出了一部穿越时空的装置艺术作品,由此来展望以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为特征的数字化未来出行前景。 这是一辆名副其实的为21世纪创作的数字化宝马艺术车。宝马集团董事罗伯森博士高度评价道,在这部作品上,曹斐创新地采用了浸入式体验手法,通过数字化科技增进了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参与和沟通。 我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无人操作和人工智能等科技能让意念直接控物、让意念转移。那么,拥有怎样的智慧才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伴随着第18辆艺术车的亮相,萦绕在曹斐心中的疑问也逐渐有了较为清晰的答案。 曹斐说,在创作这辆艺术车时,她用一部视频短片、一款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呈现彩色光影的APP手机应用软件以及一辆通体纯黑的BMW M6 GT3赛车,构建了一个三位一体的平行时空。 在视频短片中,曹斐以传统-当代-虚拟-未来为线索,通过一位穿梭于时空的行者的视角,记录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大背景下中国社会的发展。被处理成纯黑色的BMW M6 GT3,不仅代表着宝马最具创新意义的黑科技,也是向极富科技感的宝马碳纤维技术致敬。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彩色光影投射在黑色车身上,更是向观赏者巧妙的展现出了对有与无的思考和陈述。 可以说,在这辆艺术车的呈现形式中,已经开始看到艺术家对未来汽车与社会和人类的思考,而且答案与宝马的未来出行愿景不谋而合,那就是绿色出行、智能互联和移动驾驶。 早在11年前,我们就在中国开展了各类文化支持项目。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参配、图片、询价) 兼首席执行官康思远如此表示,中国正在发生巨大而快速的变化,尤其在数字化领域,我们以这款数字化宝马艺术车向蓬勃发展的中国社会致敬。 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宝马便将自身成长与中国社会发展融为一体。除不断深耕本土化外,宝马在中国开展了形式丰富的文化艺术项目,致力于推动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扶植年轻艺术家,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艺术会激发思考,创新也意味着不墨守成规。宝马早已不再是一家单纯的汽车企业,而是将未来出行作为其研读的一个重要命题,并逐步延伸到其他领域,一步步向着豪华出行和服务的高科技公司转型。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5 08:00 , Processed in 0.04554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