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央行陈雨露:营造不松不紧的中性货币金融环境

评论: 0|来自: 腾讯财经

摘要: 腾讯财经 作者周纯6月3日,在2017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再次重申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货币既不松,也不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同时,全力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在 ...

腾讯财经 作者周纯

6月3日,在2017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再次重申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货币既不松,也不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同时,全力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

在提到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宏观金融管理领域的共识及其政策实践时,陈雨露提到,金融与实体经济两者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互促共生的密切关系,必须处理好金融与实体经济和结构性改革的关系。

他指出,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发达经济体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不断加剧,使得金融业脱离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当部分的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自我循环,特别是结构复杂的信用衍生品过渡发展,金融机构杠杆率过高,影子银行过渡膨胀,积累了大量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陈雨露强调,对于中央银行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调节好货币闸门,维护流动性的基本稳定,努力做到货币既不松也不紧,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总需求管理,为结构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与此同时,全力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围绕三去一降一补的工作重点,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稳步开展市场化、法制化的债转股,促进直接融资发展,缩短融资链条,降低融资成本,积极助力结构性改革。

另一方面,他提到,也希望实体企业能够立足自身的主业,纠正偏离主业盲目从事金融业的现象,加大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力度,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陈雨露介绍称,2017年中国央行明确提出了建立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金融调控期框架,前者主要针对总需求管理,旨在促进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后者针对金融体系本身,旨在维护金融稳定,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央行从2009年开始系统研究宏观审慎政策框架;2011年引入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制度;2015年将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从资本和杠杆、资产负债、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等7个方面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自我约束和自律管理,并在2016年将表外理财正式纳入宏观审慎评估。

陈雨露还提到,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为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更高要求,需更加重视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支付、征信、金融统计的系统建设。下一步,央行要以法制化、市场化为方向,制定相应法规体系,促进国家金融安全。

今年5月份,央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员会,其定位是侧重于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与统筹协调,做好金融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指引,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密切关注金融科技发展动向和潜在风险。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3 02:21 , Processed in 0.23614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