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社会快讯 查看内容

留守女童过河回家不幸溺亡 疑水电站开闸放水引发

评论: 0

摘要: 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报道 有歙南第一村之称的歙县昌溪乡昌溪村,昌源河流经该村。6月3日,该村留守儿童猩(化名)和哥哥摘茶归来趟水过河时,不料水流湍急,猩不慎滑倒后被冲入下游溺水身亡。据死者家属介绍 ...

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报道 有歙南第一村之称的歙县昌溪乡昌溪村,昌源河流经该村。6月3日,该村留守儿童猩(化名)和哥哥摘茶归来趟水过河时,不料水流湍急,猩不慎滑倒后被冲入下游溺水身亡。据死者家属介绍,猩过河地方平常水位只没脚踝,当时遇到上方一水电站开闸放水,水位增高,水流加快,才发生悲剧。

[悲剧]

女童溺水身亡 疑水电站放水引发

据猩的堂姐吴女士称,猩的父母平时在苏州打工,8岁的她和14岁哥哥常年跟随8旬爷爷奶奶,在昌溪村生活。猩生前在昌溪学校一年级就读。6月3日时值周末,上午猩和哥哥跟着奶奶去家附近的茶山摘茶。猩奶奶的家和茶山之间隔着一条昌源河,昌源河平常大多数时间水质清澈,部分水域水深只没过脚踝位置,河流中间还有大片的滩涂等露在水面上。

据吴女士介绍,当天上午7点半许,猩和奶奶、哥哥去茶山时,就是趟水过的河。大约中午11点50分左右,猩感觉到肚子饿,就想回家。我奶奶就让她哥哥领着她先回去,自己把剩下的一些茶采完再回家。吴女士称,猩和哥哥原路返回,行至河中央时猩不慎一脚踩滑,跌入水中。当时此处的水位已经上升了不少,水流特别湍急,他哥哥试图去拽她,自己也滑倒了。但他哥哥都14岁了,勉强能自己爬起来,趟水爬到了岸上。吴女士告诉记者,猩哥哥上岸后,就沿着河堤寻找妹妹,未果后跑到附近村子里找人帮忙,后来不少村民都赶过去了帮忙找人,最终在下游找到了我堂妹,把她捞上了岸,医生也赶来了,做了抢救,但没救过来。

据吴女士介绍,猩出事的昌源河,是当地一条著名旅游河流,因为水质清澈,平时不少来此游玩的游客,都会脱鞋到河中戏水玩耍,连裤脚都不用卷太高。但这些都是在上游水电站不开闸放水的时候,如果水电站开闸放水,水位就会暴涨,水流也会加快,安全隐患很大。吴女士告诉记者,猩出事时,正好赶上了水电站开闸放水。

[回应]

没接到放水通知 将增警示标志

记者调查发现,吴女士所指的这个水电站,隶属于歙县景歙石潭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歙县霞坑镇石潭村。6月4日,记者多次拨打该公司电话,每次有一名男子接通电话后,记者刚试图说明采访意图,对方均不听完记者所述,直接挂断电话。

昨日,记者联系上歙县昌溪乡政府办公室一负责人,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村民们接到猩哥哥求助后,在下游约200米处的深水区发现了猩,此时距离猩被水流冲走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打捞上岸后我们乡卫生所的医生第一时间采取了心肺复苏等急救术,同时通知县医院医生赶来。发现猩生命体征全无,宣告死亡。事发后,多位村民反映这个水电站开闸放水不规律。据我所知,水电站的开闸时间是电脑控制的,水量蓄到一定高位就自动放水发电,人为不好掌控时间。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上游水电站的水放下来后,先流经昌溪乡,然后再流入毗邻的深渡镇,我们的确没接到过放水通知。我们自己在一些深水区附近设置了警示牌,提醒禁止游泳。但没见过这个水电站在下游设立什么放水警示的标志。

昌溪乡的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将会通过增加警示标志等方式,妥善处理好此次事故,并和霞坑镇等水电站所在辖区部门加强沟通,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就如何增加安全防控,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拿出具体措施。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进展。(图片由猩家属提供)

13岁男童逃课到河边戏水溺亡 父亲崩溃长跪不起

5月24日,山东菏泽鄄城,一13岁男孩翘课与4名同校同学一起到黄河边戏水,不幸溺亡。25日,打捞现场,男孩父亲在岸边几近崩溃,长跪不起。

62岁老人为给孙子捞风筝溺亡 老伴目睹他沉入水中

就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当日,一位领孙子玩的62岁老人殒命湖中,原因竟是为了去捡掉落湖中的风筝!历经长达9个小时的救援,老人的遗体最终被打捞上岸。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6 10:19 , Processed in 0.04358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