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中断了十余年的高考制度恢复。当年采戎始试的形式,北京卷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了高考恢复40年以来,超过200道全国或地方命制的高考作文题,发现历经变革至今,材料题是常客。2000年开始,传统文化和时政热点逐渐走上试卷。而在出题方式上,也出现了诸如半命题作文、微写作的创新。 专家指出,这意味着教育部门对于语文学科的定位发生了转变,正在从纯粹的文学科目逐渐转变为现实性、基础性科目,出题人的眼光在移向当代,从更高的格局引领学生心智更加健全发展。 24 44 连续十年出现 材料题是主流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高考40年来,全国卷一共44套试题中,一共有24套试题使用了材料作文的形式,占比约55%;高考40年来,各地自主命题192套,其中有75套为材料作文,占比近40%。 记者发现,材料作文最早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1980年,要求考生们读画蛋,写一篇读后感。随后,材料作文频繁出现在高考试卷上。从1999年至2009年,全国卷均为材料作文,掀起材料作文新高潮。 案例:1995年全国卷:给出阅读材料寓言诗鸟的评说,要求任选寓言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以××与××的对话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 2013年福建高考卷:要求根据顾城的忧天作文。 分析:学而思网校高考研究中心向欧分析,材料作文是主流,体现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关注。汉语是母语,读得多才有可能写得好,而这两者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一考试形式能够同步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输出的表达能力。 北京市教委校园促进项目中学组特聘专家、新东方集团培训师及语文项目创建主管杨洋分析,命题作文范围比较大,写作的难度系数较大,评分的要求也会更高。 他解释说,而材料作文能够让学生在一个框架内进行创作,更有利于进行比较,因此是更为主流的选择,毕竟高考要在尊重命题的合理性基础上,照顾到学生的发挥和创新。 12 18 北京卷连续三年考传统文化 在材料命题中,除了励志、寓言故事外,还有另外一个趋势,即国学和传统文化,以古人智慧而观今的作文题目越来越多。 1982年,考生被要求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题作文。2003年的全国卷选取了韩非子中的一则寓言、2004年湖北卷选取了唐朝刘禹锡的昏镜词等等。 除此之外,近年来,传统文化更多见诸于卷面。据不完全统计,近40年来至少出现过14次,其形式包括古诗文、谚语、地方民俗等,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文化内容出现的更加频繁,18年来出现过12次。仅北京卷也在2014年至2016年,以老规矩、民族英雄、老腔等为题目要求行文。 案例:2005年湖北卷:使用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段文字。 2009年上海卷:以板桥体做材料。 2016年北京卷:老腔。 分析:传统文化是越来越热的点,杨洋说,近年来高考作文很关注考察这方面的内容,关注的是考生对热点事件进行恰当合理的思考这一核心能力。例如2014年北京作文题目老规矩,直接考察的就是如何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要重礼仪、积累经验、有更好的仪态等等,而到了2016年的老腔,是考察如何让传统文化保持生命力。 他认为,近年来的考察更加倾向于围绕传统文化领域的社会热点命题,其实是对教师教学的考验。当尝试做好语文教学时,要让学生能够把眼光移向当代。如今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纯文学性在下降,这里的下降其实是个褒义词,因为好的人文教育是关注学生,关注现实的教育。 12年 2006年后时事热点年年考 近年来,高考作文不乏接地气儿的热点话题。其实,1986年的高考作文题树木、森林、气候涉及了环保领域,就曾让人眼前一亮。 2006年全国卷作文题为中国的人读书的人越来越少,随后关注社会时事热点成为一大趋势,至今连续12年出现在每年的作文题目中。 记者发现,相比全国卷,各地自主命题时,更倾向于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2008年,汶川地震出现在地方卷中,也一度激发了高考作文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潮流。随后,社会热词范儿、京骂、名人代言、高考30年等,均成为高考作文题。 其中,2011年作文卷中的社会热点较多,涉及歌手第一句话由大家好,我来了变为谢谢大家,你们来了;乒乓球赛中国夺冠;中国崛起三个话题。而在2015年,全国卷1和江西卷还出现了女儿举报父亲的撞题。 案例:2008年全国卷I:使用社会热点材料汶川地震救灾 2009年江西卷:使用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流拍作为材料 分析:杨洋和向欧都认为,这体现出了命题对于语文学科定位的转变。现在语文整体的地位已经凸现出来了,向欧说,如今已经形成了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的共识,任何科目的理解都是建立在语文能力过关的基础之上的,而不仅仅是培养文学素养。 另外,使用时政社会热点做材料的题目,通常要求写作议论文,这种文体相对于文学性的考察,更关注逻辑性。考虑到如今文理分科的大背景,向欧认为,这是对于理科生的平衡,议论文比较重视逻辑关系。 8年 文体题目持续标新立异 纵观40年来的高考作文题,不乏创新之举。比如,看图写作,其实早在1983年当时的作文题便是以图说话,要求根据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写作。 据不完全统计,40年以来,全国卷至少有4年出现了漫画作文,其中,1996年的全国卷中,给出了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要求学生以我更喜欢漫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谓是半命题作文的鼻祖。记者梳理发现,1996年至今,至少有8个年份的作文题目使用了半命题、漫画或者新事物、新提法作为材料。 此外,2005年的重庆高考作文题中,出现了大作文和小作文两道题。多选,由此成为了高考作文命题的一种新方式。2014年起,北京高考作文也引入了这一形式,并扩充为微作文三选一,大作文二选一,以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发挥余地。 案例:2009年湖北卷:站在--门口 2013年天津卷:--而知之 2006年福建卷:1、诸葛亮借箭未满十万支;2、戈多来了;3、留下一点空白,三选一 分析:不少当年看起来怪异的题目,还在多年后以新瓶装旧酒的形式出现。向欧举例说,2014年天津卷中智慧芯片的题目,与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材料作文就有异曲同工之处,当年的话题放到现在看都不太过时,她认为,其实这既是一种万用话题的传承,又是盐人才方面,更加看重对于社会中的新鲜事物的感想。 高考作文题演变时间轴 1977年 中断了十余年的高考制度恢复。当年采戎始试的形式,北京卷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年-1984年 各瘦开始统一采用全国卷考试,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缩写成一篇五百至六百字的短文、写作达·芬奇故事画蛋读后感、使用古诗词和漫画等都曾成为高考作文的命题材料。 1985年-2014年 上海市1985年率先试点高考分省自主命题后,全国前后共有16个瘦尝试全部或部分科目自主命题。 随之带来的不仅是高考作文材料的丰富,写作文体也出现了议论文、书信、记叙文、说明文、发言稿、对话等至少6种。 2015年-2017年 自主命题瘦减少,全国缩减到9套题。到了明年山东省使用全国卷之后,将只剩下8套试卷。 毕业仍看不懂的作文题 2005年湖南卷:跑 2006年江西卷:燕子减肥 2007年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 2012年安徽卷: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 2013年江苏卷:探险者与蝴蝶 2015年山东卷:丝瓜藤和肉豆须 2015年安徽卷:蝴蝶是否有颜色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黄颖 邓琦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5 16:52 , Processed in 0.0473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