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时事要闻 查看内容

港台也盛行补习文化?比内地有过之而无不及

评论: 0|来自: 新华网

摘要: 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时,莘莘学子正在考场里奋笔疾书。为了取得好成绩,他们中间不少人都有过参加补习班的经历,补习貌似已经成为学生时代必不可少的关键词。补习文化在港台地区也十分盛行,与内地相比,可谓 ...

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时,莘莘学子正在考场里奋笔疾书。为了取得好成绩,他们中间不少人都有过参加补习班的经历,补习貌似已经成为学生时代必不可少的关键词。补习文化在港台地区也十分盛行,与内地相比,可谓有过之而不无及。

原标题:再看港台补习文化

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时,莘莘学子正在考场里奋笔疾书。为了取得好成绩,他们中间不少人都有过参加补习班的经历,“补习”貌似已经成为学生时代必不可少的“关键词”。补习文化在港台地区也十分盛行,与内地相比,可谓有过之而不无及。

香港:打造“明星教师” 补习成产业

香港补习老师海报。(图片来自网络)

香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兴起补习文化,面对升学和就业压力,学生们为了在公开考试中脱颖而出,纷纷在课余时间报读补习班。亚洲发展银行统计显示,香港超八成学生在参加补习,每年花销超过二十亿港币。为满足全港80万中小学生的巨大需求,三家巨无霸补习连锁学校和800多家较小的补习学校应运而生。

打造“明星教师”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在香港补习圈极其盛行。香港街头随处可见各类补习班或“明星教师”的花式广告,他们着装职业、光鲜亮丽、面容姣好、发型精致,笑容亲和,授课方式灵活,语言生动幽默,像娱乐圈的明星一样,凭借个人魅力吸引着大批学生粉丝。

香港很多补习天王都拥有其自己的音乐录影带、Facebook粉丝网页以及文件袋和便利贴这类衍生产品。当地媒体曾报道,一些家教年收入可达1000多万港币。

如此惊人的收入并不奇怪,补习在香港已经成为一种产业。据港媒2012年的调查,一般中学生每月补习花费2000港币,全港每月的补习费用大约2.6亿港币,比15年前增长了近5成。再加上近些年,香港许多补习社都以各种各样的手法将收入最大化,包括尽量安排多一些学生在同一个课室里上课,甚至以录像代替真人讲课以增加班次的数量,开办网上教室,网上出售教学视频、教材等,而现赤的价钱则要比录像班高三成左右。如此“快餐式”的补习班被叫做“汉堡包”,较为廉价补习课程的规模化销售带来巨大利润。

台湾:铺天盖地扎堆出现什么都能补

扎堆出现的台湾补习班。(图片来自网络)

不少去过台湾的人都会对台湾的“补习一条街”有印象,各种补习班扎堆出现,气势壮观无比。例如台北火车站附近的南阳街就有一条所谓的“补习街”,整条街都挂着广告牌。

有媒体报道,在台湾,90%的学生都上过各种补习班。约五成的家庭每月花费超过6000新台币给孩子补习,有两成补四科以上。据统计,台湾补习班的数量连年稳健增加,10年间,从5788家增加到近两万家。

台湾的补习班不仅数量多,种类也很繁杂,从小学到研究所,从语文、数理到技术,从公务员到空姐等,都有相应的补习班。美容、按摩、算命等也有补习班,但并不在台当局教育部门相关规范之列。

台湾的补习班如此发达,是有历史原因的。从1954年到2001年,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一直实行的是大学联考制度,录取率很低,能通过者寥寥无几。为了防止大学联考成绩不理想,一些专门针对升学恶补的补习班应运而生,补习风气也愈演愈浓。

发展到后来,到2002年,台湾开始实行多元入学制度,即不光是文化课,特长生和艺术类学生照样可以考大学,但是根深蒂固的“名校情节”和“升学至上”在社会上仍有一定的市场。(孙楠综合整理)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7 05:55 , Processed in 0.51435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