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时事要闻 查看内容

中国野生大熊猫体内寄生虫被鉴定为新物种并获命名

评论: 0|来自: 环球网

摘要: 原标题:中国野生大熊猫体内寄生虫被鉴定为新物种并获命名中新社成都6月8日电 (王鹏)记者8日从四川农业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与美国农业部及美国马里兰大学合作,鉴定并命名了四川野生大熊猫体内发现的寄生虫 ...

原标题:中国野生大熊猫体内寄生虫被鉴定为新物种并获命名中新社成都6月8日电 (王鹏)记者8日从四川农业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与美国农业部及美国马里兰大学合作,鉴定并命名了四川野生大熊猫体内发现的寄生虫

原标题:中国野生大熊猫体内寄生虫被鉴定为新物种并获命名

中新社成都6月8日电 (王鹏)记者8日从四川农业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与美国农业部及美国马里兰大学合作,鉴定并命名了四川野生大熊猫体内发现的寄生虫新种;;大熊猫钩口线虫(Ancylostomaailuropodaen.sp。),将现有钩口科钩口属线虫的虫种增至15种。

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知名寄生虫学学术期刊Parasites&Vectors上发表。论文通讯作者杨光友教授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们就在研究中发现野生大熊猫感染了一种寄生虫,从形态上看很有可能是一种新的虫种。

“但由于样本量太小,当时无法完全准确鉴定。”杨光友说,此后十多年间,该校科研人员一直在进行该寄生虫的观察、采样和研究。直到2013年11月,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一只死亡的雌性野生大熊猫,研究人员对其做死亡鉴定时终于采集到了足够数量的样本。

对于采集到的17条钩口线虫(包括7条雄虫、10条雌虫),科研人员通过分子遗传学、生态学、形态学等研究方法,最终鉴定出了新的虫种;;大熊猫钩口线虫。该虫种现已被全球共享的生物物种名称数据库(ZooBank)收录。

据介绍,大熊猫钩口线虫寄生于大熊猫的小肠内,以吸血为生,可引起大熊猫消瘦、贫血、生长发育不良等,对大熊猫降危害较大。

“发现了这种虫子后,未来我们在救护大熊猫时就会进行有意关注,针对性用药。”杨光友表示,大熊猫钩口线虫的发现对大熊猫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完)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7 03:47 , Processed in 0.29547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