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社会快讯 查看内容

被二次碾压女子身份曝光 父母至今未看监控视频

评论: 0

摘要: 自动播放开关 自动播放 女子被撞倒周围群众无人相救,二次碾压导致她死亡 ...
自动播放开关 自动播放

女子被撞倒周围群众无人相救,二次碾压导致她死亡

正在加载...
< >

    河南驻马店驿城区的解放大道,并不像它的名字听起来那样宽阔。这条双向四车道的道路实际上狭窄得很,它和学院路的交叉口车流不断,是热闹的交通中心。

    34岁的马瑞霞每天都要走过路口去上班:从家属院出发,穿过必经的斑马线,到另一侧的羊肉汤店,最多只需要5分钟。

    4月21日晚7点左右,马瑞霞在这个路口发生交通事故,被送到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这似乎是一桩普通的交通事故。

    直到6月7日,微博上流传一段视频:一名女子在过斑马线时被疾驰的车撞倒,1分多钟里,无人上前救助,紧接着,第二辆车碾压过她的身体。

    网友袁启聪的原微博截图,目前已有8万多留言。

    评论中有一名网友留言:感觉被撞的人只是一个全息影像,来往的行人、车辆都没看见她,没有她的存在,她完全就是一个透明人。

    透明人就是马瑞霞。

    偶然的回家路

    如果不是羊肉汤店的伙计吴清(化名)请假,4月21日这天,马瑞霞还会像往常一样,到夜里10点后才闭店回家。

    她开了一年多的羊肉汤店,在学院路南段,一个城中村的路口。周围布满月租为200到400元不等的出租房。因为外来人口多,这里聚集了各式各样的餐馆:蒸鸡、煎包、韩式快餐,还有流窜的三轮车兜售绿豆汤和热干面。

    马家特色羊肉汤店算得上是里头最显眼的一家,面积比其它店大上两倍,但马瑞霞只请得起吴清一个帮手。

    一直以来,店里的生意不温不火,尤其是夏天,没什么客人。即便是冬天,喝羊汤的人多,也赚不了几个钱——按吴清的说法,到现在还是亏了4万块。

    吴清觉得,马瑞霞更看重的倒不是钱。她之前在县城老家卖过羊肉,还曾独自到广东惠州开过酒吧,因为是4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最后选择回驻马店开羊肉汤店,方便照顾父母。

    她和父母一起住在附近区委家属院老旧的套房里。她曾跟吴清说起,比起之前在外动荡的生活,留在父母身边更踏实平静。

    踏实平静生活的另一面是重复,这意味着马瑞霞每天的活动轨迹都是固定的。

    事发路口旁的一个城中村入口。

    早上8点多到店里,蹬上一辆三轮车,到3公里外的一个菜市场买菜——附近不是没有,好几家,但贵,为了省钱,她愿意多蹬上一段路。

    菜还不能买太多。买多了不新鲜。她必须保证每天得去一趟。

    等拉回来一车羊肉、西红柿、空心菜,又开始洗菜切菜。到了饭点,伙计吴清掌厨,马瑞霞就在腰上挂个墟包,站在店里招呼客人,点菜收钱——像一刻不停歇的陀螺,晚上10点左右,才能打扫收拾,然后回家。

    据吴清观察,尽管生意不算景气,但马瑞霞极少抱怨发火,乐观、没什么脾气。开店第一天,她就收到过三百块钱的假币,损失惨重,晚上一直拿着钱在荧光灯管下照,也不说话,就是生闷气。

    这也使得马瑞霞在周围人眼中,没什么存在感,人人大约知道这个女人是羊肉汤店的老板娘,但叫不出名字。有人称呼她为马姐,也有人不知道马就是她的姓氏——尽管这家店就叫马家特色羊肉汤店。

    马瑞霞最有存在感的时刻,应该是某一天晚上,她看到店门口有个喝醉的男人打女人,女人躲了起来,马瑞霞上去就给了男人一巴掌。

    除了这些,日子就是循环往复,很少例外。

    马瑞霞的餐饮店内。

    一直到遇上了这场死亡。

    4月21日中午,吴清离开之前,马瑞霞还让他给自己做了一碗青瓜凉面,坐在门口,边吃边跟隔壁馍馍店的老板娘聊天。

    到了晚上7点,马瑞霞决定关了店门早早回家。

    她走到必经的交叉路口——6月8日同一时间,我们重新到了这个路口,周围大型超市灯光明亮,洒水车刚驶过的路面有些润湿,此时晚高峰时刻还未结束,车流较多。

    如果再早些关店,赶上几百米外的幼儿园和小学放学,马瑞霞会在这里见到执勤的交警——周围的居民说,路口的交通状况并不如意,但不知为什么,这里常年未设置红绿灯。

    如果再晚些关店,马瑞霞选择跟平时一样,10点后回家,这里又是另一种景象:四车道上,偶尔只有一两辆车经过。

    但马瑞霞改变了自己回家的时间轨迹。

    可惜没有那么多如果

    当天7点多,马瑞霞走到交叉路口。

    回家是一条直直的路。按照惯例,她只需要穿过路口,再走上5分钟,就到家了。

    除了路的两侧各有两三位行人等候,真正站上斑马线的,只有马瑞霞一人。

    两辆车正飞速从她的右手边驶过,身着浅色上衣的她停住脚步,侧身看了一眼来车方向的车流,随即低下了头,耸起肩膀,像在寻找着什么。

    马瑞霞并没有察看自己的左手边——另一辆出租车正飞速驶来。头还没来得及抬起来,看起来瘦弱的她就被车撞到前盖上,顺着左车窗滑下来,落到斑马线边缘。

    这辆车没有丝毫停留,一路往前开,很快就消失了。

    背着书包等候过马路的孩童正好看到了倒地的马瑞霞,赶紧抱住了身边的大人,一步步慢慢后退。

    离路口不到100米的幼儿园门口设有安全区。

    路上的车辆有所察觉,开始放慢速度。两辆出租车驶过后,一辆SUV选择从马瑞霞身旁绕行,另一辆面包车停止在斑马线前。

    10多个路人开始陆续穿过斑马线。其中接近一半的人路过时看了躺在马路上的马瑞霞一眼,继续行走到另一侧。

    在湿漉反光的地面上,马瑞霞的身体一动不动。十几秒后,她把头抬起来,短暂地悬在了半空,像再次寻找着什么,又像是挣扎呼救,随后又落回地面,一动不动。

    在这个车流穿梭的马路上,一个人躺在马路上几乎是将自己暴露给死亡。留给马瑞霞的时间不多,如果有车能停下来,或者有路人能想办法给她做些阻拦,也许她可以活下来。

    事发当时的路口。因为有洒水车经过,斑马线痕迹模糊了。

    但是事情发生得太快了。

    62秒后,打着远光灯的汽车行驶到马瑞霞附近,同一时刻,对面方向的一辆SUV径直向马瑞霞驶来,从她的身上碾压而过。

    马瑞霞在车轮下翻滚了一圈,身子扭曲地摊在了地面。

    从她第一次被撞到,到第二次被碾压,这62秒内,10辆车经过,都绕开了马瑞霞。

    匆匆赶回家的陈果(化名)看见了躺在马路上的马瑞霞,她没有丝毫动静,身上甚至没有伤口,也没有流血的痕迹。

    那辆SUV已经停了下来,女司机被两个男人搀扶着下了车,吓得路都不会走,吓傻了。陈果还看到路人开始掏出手机拨打110、120,有些人打过一遍之后,又紧接着打第二遍。

    这跟平安驻马店在微博上与网友互动时披露的信息一致:当时有十几个人拨打110、120电话,但是无人敢轻易挪动伤者。

    驻马店交警在19点54分接到报警,随后赶到现场,路口开始被人包围,面包店的李然(化名)也看见了这名肇事女司机,她一直在惊慌哭泣,没法回答交警的盘问。马瑞霞则被抬上了救护车。

    一个多月后,陈果和李然都看到了袁启聪在6月7日上午发布的马瑞霞被撞视频。袁启聪评论说:这个视频,看得想哭,已经无力生气。

    直到那时,李然才把出车祸的女人跟视频里的那位对应上,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她此前一直设想,那个女人应该已经被救活了。

    陈果则陷入一种遗憾。他说,如果再早一点,他看到马瑞霞第一次被撞,可能遭到第二次碾压,一定会想办法阻止。

    他也看到了网友们对路人冷漠的评价,但他觉得,如果是自己,应该不敢一个人拦车去救马瑞霞,怕被讹。这个在附近打工的青年,称自己挣钱都不够自己花。

    可惜没有那么多如果。他最后说。

    命运不是那辘轳

    一个多月后,吴清在手机上点开推送新闻,看到马路边的公交车站牌,看到斑马线上熟悉的身影,才认出视频里的女人,就是马瑞霞。

    那天晚上,接到马瑞霞出事的电话后,他立刻骑摩托从老家赶回驻马店,等到了医院,抢救了一个多小时的马瑞霞已经被蒙上白布。

    他听到马瑞霞姐姐转述医生的话:第二辆车直接轧到了马瑞霞的心脏。

    当时,马瑞霞的母亲鼓起勇气,掀开白布看了一眼,女儿后脑勺上还有个鸡蛋大小的凹陷,当侈得休克过去,倒在了床上。

    马瑞霞的父亲从交警那领回了小女儿的遗物:几件衣服,一部手机,一条马瑞霞姐姐送给她的玉坠,还有兜里一张一块钱纸币。

    事发那天,马瑞霞穿白上衣、浅蓝牛仔裤和红凉鞋。这一身都是从网上淘来的,价格不超过百元。

    因驻马店警方未公布马瑞霞个人信息,在后来的新闻中,她一直被称做一名身着浅色上衣的女子。准确来说,是浅灰色上衣。因为长期在羊肉汤店忙碌,那件白上衣已经颜色发灰。

    手机是刚换不久的。一开始,马瑞霞嫌实体店里的贵,为了省400块,找了对面发廊店的老板娘帮忙在网上秒杀。

    出事之后,那部白色手机除了屏幕裂了一点之外,一切完好,还能开机使用。车子没碾过手机,只从她肉上碾过了。吴清唏嘘。

    马瑞霞的父母还没看过网络上的视频,不知道小女儿被撞时的惨烈。马瑞霞出事后,他们不愿走出家门,也不愿再跟其他人提起她的事情。马瑞霞在家中的照片全都被收起来,因为一看到就会落泪。

    事发后,平安驻马店的微博发布的警情通报。

    驻马店警方称,次日清晨,司机张某、刘某均已到案,依法接受处理。

    吴清记得,当时马家人见到第一个逃逸的肇事者后,马瑞霞的母亲很生气,指着司机质问:你为什么要逃走?打120的话,人还能抢救过来。

    她的父亲只留下一句话:官司上见。这位寡言的父亲是当地酒厂退休的厂长,他告诉每日人物,已经请了律师。

    如果没有这次意外,回到父母身边的马瑞霞可能会攒钱开一家农家乐,最好有一个大院子,有一排竹子做成的篱笆,池塘里养着鱼,有几个小亭子。她跟吴清说,这是她最大的心愿。

    马瑞霞很少提及心事。她早早结婚,18岁的儿子跟随丈夫在上海生活。至于两人的感情状况,她从未对外人提及。

    但她爱唱歌,会在歌里表达情绪。有一次吴清在KTV里听她唱过命运不是辘轳,那句歌词说:命运不是那辘轳,把那井绳,缠在自己身上。也许即使透明如马瑞霞,也有掌控命运的渴望。

    马瑞霞店内的证件。

    马瑞霞下葬时,玉坠和一块钱也随着她埋进了土里。就葬在娘家的村子里。按当地人的习俗,女性未满40岁不能立碑。

    没有名字,没有遗像,马瑞霞就这样消失了。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5 03:54 , Processed in 0.0458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