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社保基金王忠民:金融科技的监管应向信用监管转变

评论: 0|来自: 腾讯财经

摘要: 腾讯财经 作者 陈珏6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绿地金控承办的中国第一届金融科技上海论坛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 ...

腾讯财经 作者 陈珏

6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绿地金控承办的中国第一届金融科技上海论坛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在发表演讲时称,目前在金融科技领域,传统的准入式、量化审批式监管应该向监管金融底层逻辑转变,也就是信用监管。

王忠民指出,过去的金融监管逻辑是银行允许谁去做,以多少资本量、以什么样的方式做,也就是所谓的准入式、量化式监管。留给中国新经济和新金融的窗口是,如果能用新技术突破准入和产品审批,一定能够在客户竞争中占得先机。

但是金融科技在做技术突破时,也会带来一些隐患,比如一直饱受争议的P2P平台。因此王忠民认为,现在的监管逻辑应该适时地进行改变,也就是要监管每个人的信用。要让人们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每推进一次交易都能作为信用累计起来,实现信用资本化。在王忠民看来,新的金融科技不仅能带来好的商业模式和好的生态系统,同时还能优化信用体系。

对于中国互联网公司急于抢滩做金融的这一现象,王忠民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这是因为中国正处于快速成长之后的金融大爆发年代。为什么美国的一流科技公司,诸如苹果谷歌等,并没有急于做金融,这是因为美国早已经过了大爆发的时代。只有中国的新兴资本发展,GDP反映了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背后有财富流动和财富增长的追求。

王忠民坦言,现在在中国,不做金融不足以把握时代最重要的风口。谁做得早,谁主动。谁做得晚,就相对被动。谁把握了中国金融的本质,谁就成长得快。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9 21:00 , Processed in 0.51401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