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在华销量同比攀升18.7%;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6.8%至1,862,100辆,贡献全球销量的36.4%。在经历了跌宕起伏的2015年后,大众在今年上半年又恢复了速度。 不过,提到上述成绩,刚刚在今日(8月2日)宣布任期延期至2019年的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参配、图片、询价) 兼CEO海兹曼(点击查看最新人物消息) 却显得异常淡定。 去年大众业务下沉的时候我讲过,销量不能代表一切,现在我依然这么认为。海兹曼看来,在中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大众长期致胜(参配、图片、询价) 的关键。为此,大众的调整还将持续进行。 人事变革加码2025战略 在华更有话语权 在大众公布的系列调整中,除海兹曼任期延长两年,大众还一同宣布,原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冯思翰出任大众品牌乘用车中国CEO,并同时担任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负责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和业务运营。 海兹曼介绍,冯思翰的职责类似于奥迪(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永新,将承担与两大合资企业的协调工作,并负责大众品牌的布局与规划。这一任命与大众集团去中心化战略一致,此后我们将有更多自主权去推进品牌在中国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大众品牌乘用车中国CEO在此前并不存在,属新增职务,彰显出大众在危机后,对中国市场品牌塑造和管理的重视。 此外,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苏伟铭也将在负责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销售和市场规划工作外,同时承担2025战略中智能驾驶、电动车、大数据等新业务在中国的拓展等工作。海兹曼评价,苏伟铭将成为他持续推动大众在华变革的左膀右臂。 今年6月,大众发布了全新的2025战略,提出要在上述新业务领域加码发展,比如到2025年将推出30多款电动车,年销量达到两至三百万辆。而在这一战略发布之前,大众汽车集团CEO穆伦还曾专程访华,在他当时的发言中,除介绍排放门的最新进展和上任感受外,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向中国市场预告了2025战略的发布,不难看出大众对此的看重。而在大众的规划中,其希望通过对新趋势的布局,实现从传统汽车向移动出行方案提供商的转型。 随着新布局方向与组织机构的调整,海兹曼向腾讯汽车表露,目前大众内部的工作方式也在改变,公司内部和与合资公司之间的策略会、高层规划会变得更加频繁,且讨论方向主要集中在互联互通、汽车租赁、自动驾驶。中国在这些领域进展的很快,因此我们必须要加紧发展。海兹曼说。 而为了进一步加速,大众此前已经公布,将把全球三大中心之一的大众亚洲未来中心落户北京。在此,大众将打造属于未来的产品和服务,其中数字化和无人驾驶技术是最主要的方向。海兹曼也透露,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将在欧洲的分时租赁经验运用于中国市场。 经济车计划取得大进展 进口车业务调整中 虽然大众销量已然回暖,但根据此前报道,其在中国的业务利润仍处在滑坡中,上半年跌幅达13.8%。 对此,海兹曼回应,大众在中国的两大合资企业利润水平相比国际市场好很多,这也将成为大众后续投资的重要保证。此前,大众曾宣布将以年均40亿欧元的投资规模,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海兹曼在采访中表示,这些资金将全部来自于中国市场的运营。 而从世界市场来看,海兹曼直言大众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比如在南美市场,利润下滑超过一半;俄罗斯也因为经济情况导致下滑;而由于排放门的影响,也让大众的全球发展受到了更多阻碍。但我们在美国市场的柴油排放问题还是达成了共识,大众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在自身任期延长后,海兹曼表示,其接下来在中国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继续的本土化。备受市场关注的经济车无疑就是针对中国市场打出的一张战略牌。此前,大众已经透露该项目下的三款新产品计划,其中包括一款三厢车、一款小型SUV和一款大型SUV。此次海兹曼透露,经济车项目在几个星期前取了个较大进展。但关于细节不愿多谈。 与此同时,大众也将加快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合作研发进程。我一直在与集团强调,这是在中国发展非常重要的一步。此前的上汽大众辉昂就是双方合作的结晶,在此之后,大众还将进一步加速在本土化产品研发上的节奏。 而在进口车业务领域,目前大众处于下滑态势。海兹曼指出,这与本土品牌的增长,以及平行进口业务的开展有很大关系。不过大众不会放弃进口车业务,我们的进口车处在调整期,从大众品牌定位来讲是需要进口车的,也有很多用户喜欢的产品,比如甲壳虫(参配、图片、询价) ,途锐(参配、图片、询价) 等等。 除此之外,海兹曼也表示其之后在中国的工作,将为大众在全球的发展提供范本。中国正在引领汽车行业变化,大众在中国做的事情会对集团产生影响。比如在新能源、分时租赁等领域,在中国发展获取的用户需求数据,将成为后续产品设计的关键。而燃油排放限值等政策,也将对经济车的研发带来影响。 总而言之,世界上最具挑战的市惩是中国。而对于海兹曼来说,这也是自豪而充满压力的事。 乐见合资股比开放 对大众无直接影响 此前,大众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政府对增持一汽-大众股份的首肯。但在排放门爆发后因资金问题,大众无奈将股比调整置入暂缓期。海兹曼此前曾表态,增持一汽-大众股份的规划将推迟2-3年实现。 而近期在中国汽车业,关于外资企业取消50%的外资持股上限传闻甚嚣尘上,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等也均在不同场合提及股比是否放开的问题。一时间,股比问题再度被热议。 对于这一问题,海兹曼首先表态:大众支持中国政府在开放进程中采取的任何举措。他同时表示,一家公司的自由决策是对其最好的鼓励。在这个基础上,只要是对汽车行业有帮助和贡献的政策,大众都是支持的。 而具体到大众而言,在过去的30年中,大众对与两家合资企业并肩战斗的关系非常满意。未来的任何决定都需要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上。而合资股比放开,在海兹曼看来,对大众并没有立竿见影的影响。我们的成功是依赖于合资伙伴的优势和互补。海兹曼表示。但从原则上讲,大众乐见中国市场更加放开。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腾讯汽车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腾讯汽车)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14 03:49 , Processed in 0.04228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