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时事要闻 查看内容

媒体:限塑令失效,应大幅提高塑料袋使用成本

评论: 0|来自: 新京报

摘要: 原标题:限塑令沦为卖塑令,需要改改了■ 观察家总结这9年的经验教训,对目前的限塑令进行修补和改进,使其更有的放矢,更 原标题:限塑令沦为卖塑令,需要改改了■ 观察家总结 ...

原标题:“限塑令”沦为“卖塑令”,需要改改了■ 观察家总结这9年的经验教训,对目前的“限塑令”进行修补和改进,使其更有的放矢,更

原标题:“限塑令”沦为“卖塑令”,需要改改了

■ 观察家

总结这9年的经验教训,对目前的“限塑令”进行修补和改进,使其更有的放矢,更有执行力,更符合社会生活的现实,已是当务之急。

据人民日报报道,从2008年至今,“限塑令”已实施9年,但这9年以来,许多人感觉塑料袋的用量比以前更大了:小商铺随便给,大超市从中赚得盆满钵满;;手拎袋一律收费,连卷袋则以强制消费的方式转嫁到商品价格中,使“限塑令”沦为“卖塑令”!有些超市甚至根本没准备环保袋,想装东西只能买塑料袋,消费者想环保都不行。

“限塑令”遭遇这样的困境,令人扼腕。其实,即便不看媒体的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也几乎感觉不到“限塑令”的存在,国家禁止的超薄塑料袋在市场上随处可见,在超市买塑料袋已经成了许多人的习惯,我们的家庭中每天都会产生一大堆要丢弃的,形色各异的塑料袋……

“限塑令”为何会从起初的轰轰烈烈到如今的偃旗息鼓?大致总结的话,原因不外乎两方面。

一是令而不行,缺少有力的监管,导致“限塑令”成一纸空文。如农贸市场是超薄塑料袋使用的重灾区,但对此,几乎很少听到有人去查的。在许多批发塑料袋的商家,各种超薄塑料袋也是公开售卖,而那些生产超薄塑料袋的厂家,生意也一直红火。

可以说,仅仅一个超薄塑料袋,从使用、流通到生产,几乎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基层部门对于限塑令的执行力度,由此可见一斑。

基层部门对于“限塑令”的冷漠,背后是相关考核机制的缺乏。对地方限塑令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的,目前只有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在地方官员的其他政绩考核中,“限塑”是一个缺失的关键词,因此,也难怪会有“限塑令”的执行难了。

二是“限塑令”本身有许多制度缺陷,导致难以接地气。为何在“限塑”之下,市场上依然我行我“塑”。很大的原因就是,商家都是趋利的,塑料袋价格低廉,而纸袋或可降解,但价格却是普通塑料袋的数倍以上。

目前市场上塑料袋的定价,没有包含其环境成本。一个200年都无法降解的塑料袋,出厂价却以分计算,显然不合理。限塑同时,有关部门没有通过财政和税收杠杆,大幅度提高塑料袋的使用成本,并降低环保包装袋的价格,这显然是一个不小的制度漏洞。

此外,“限塑令”主要停留于行政指令,行业的自我治理机制基本缺位。以超市为例,它把“限塑令”变成“卖塑令”,与此同时,作为超市业的行业组织,却对此现象熟视无睹。中国的超市竞争如今日益激烈,但在环境担当方面,超市行业应有共同责任和使命,其行业组织不该无所作为。

在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之外,作为相关部门,更需要积极作为。总结这9年的经验教训,对目前的“限塑令”进行修补和改进,使其更有的放矢,更有执行力,更符合社会生活的现实,已是当务之急。

□于平(媒体人)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6 22:05 , Processed in 0.04541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