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农合机构信访投诉和负面舆情成因分析及对策

评论: 0|来自: 河南一百度南阳之窗

摘要: 近年来,涉及农合机构的信访投诉和负面舆情信息呈现多发、频发态势,为深入了解背后原因,探索有效的应对处置方式,进一步规范农合机构经营行为,更好的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笔者对2014年以来涉及辖内农合机 ...

近年来,涉及农合机构的信访投诉和负面舆情信息呈现多发、频发态势,为深入了解背后原因,探索有效的应对处置方式,进一步规范农合机构经营行为,更好的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笔者对2014年以来涉及辖内农合机构的信访投诉和负面舆情情况开展了调研。

成因分析

农信社改革引发问题暴露。一是清收力度加大,问题暴露。2015年,南阳市全面推动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辖内各联社普遍加大了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尤其是在当地政府主导下,采取集中清收,依法清欠的方式,前期隐藏着的借冒名贷款或担保暴露出来,引发信访投诉及负面舆情。二是改革过程中,既有利益格局被打破引发不满。在体制改革中,不可避免出现人事调整,业务管理模式变化,内控制度的完善和优化,问责力度的加大等措施,触动了原有利益格局。三是改革中出现打政策“擦边球”甚至违规现象等,引发对职工特别是主要领导的举报。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相关信访投诉及负面舆情在今后一到两年内仍然会呈现出多发态势。

信贷消费增长,借冒名问题被当事人发现。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贷款购房、买车越来越普遍,在查询征信过程中发现名下有贷款或为他人担保,甚至形成不良记录,且得不到有效处置,引发信访投诉或负面舆情。

经济下行,债务纠纷增加。在调查借冒名问题中发现,部分当事人与实际用款人相识,知情且全程参与贷款或担保的办理。但在经济下行环境下,由于用款人资金链断裂或经营失败,无法按期还款,到期后农合机构向当事人催收,为逃避责任,当事人以未使用贷款为由进行信访或发布负面舆情。

限制股金分红导致股东投诉增加。2013年以来,为引导农合机构提高利润留存,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对主要监管指标达不到一定标准的禁止现金分红。辖内农合机构整体质量较差,不符合现金分红条件,不能现金分红,造成部分股东不满,引发投诉和负面舆情。

服务纠纷时有发生,引发消费者不满。农合机构城区网点服务水平相对较高,但偏远乡镇基层网点经营相对粗放,随着消费者权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纠纷通过投诉来维护自身权益日益增加,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来反映,以引起更多关注。

负面舆情影响大、关注度高。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负面舆情影响大、关注度高的特点,越来越多当事人选择通过发布负面舆情来反映诉求。

应对措施

快速反应,争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以南阳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教育服务区的投入使用为契机,扩充并有效利用银行业机构、协会和分局人员力量,建立信访投诉调解机制,进一步完善从接访、分办、督办、回复、信息录入等一整套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责任和办理时限,使信访工作更加流程化、规范化。

分类处理,提升工作效率。按照银监会通过法定途径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清单,对职权范围内的信访投诉悉心安抚、依法受理,认真调查,及时回复,对职权外的信访投诉热情提供法律咨询,耐心引导至有权管理部门。

强化农合机构信访投诉第一责任。督促辖内农合机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高度重视调查处置工作,积极回应信访人关切,客观公正调查,及时向当事人反馈,最大限度把问题解决在第一线。四是持续提升负面舆情应对能力。统筹辖内银行业机构力量,建立舆情值班制度,对负面舆情保持24小时监测,优化应急预案。

强化监管,督导机构依法合规经营。寻根究底,信访投诉和负面舆情的产生,主要是机构的违规经营、违规操作。督促机构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堵住制度漏洞。特别是在信贷业务上,要坚持审贷分离,集中授信,严格落实“三查”和面谈面签制度,加强信贷资金支付和使用监管,确保借款人与实际用款人一致。

进一步加强行为监管,强化“七不准、四公开”和河南省银行业从业人员三十个严禁这一员工行为红线。建立监审联动机制,督导农合机构加强内部审计,加大对规章制度执行检查力度,对违规行为严肃问责,按时上报年度审计报告。强化银行业机构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第一责任。督促各机构建立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加大对信访投诉和负面舆情处置结果的应用。建立通报制度,对突出问题和信访、舆情多发且处置不力的机构进行通报,提出针对性监管意见。深挖问题线索,通过监管约谈、非现场监管巡查、现场检查等方式,加大对问题多发机构监管力度,把信访投诉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评价纳入机构年度监管评级中。

严格把关,确保各项改革政策得到落实。从当前信访投诉和负面舆情的特点看,哪个机构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大,改革推进快,信访投诉和负面舆情就发生的多。一方面是前期风险的暴露,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改革过程中出现违反政策的现象。改革本身就是化解前期积累的风险,建立更加有效体制机制的过程,因此对风险暴露,坚决不回避不掩盖,出现一起,解决一起,最大限度化解风险。严格初审把关工作,特别是对资产质量真实性、不良资产处置、股东资质及入股资金来源等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加强审核,对信访投诉反映出的问题高度重视,迅速介入调查,坚决纠正任何违反改革政策的行为,努力确保“洁净”改制。

深化改革,着力打造适应市抄济的现代化金融企业。落后的体制机制是农合机构问题多发,信访投诉较多的根源。牢牢把握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银行的契机,推动辖内农合机构按照“农商行;标杆银行;上市银行”三步走战略部署,以“六项机制”建设为抓手,努力把辖内农合机构培育成为公司治理完善、内部控制有效、资本管理科学、激励约束健全、高管选聘开放、服务创新灵活的现代金融企业。(舒爽)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7 04:08 , Processed in 0.08387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