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的金融创新,有助于提升金融业竞争力,也有助提升防范金融风险能力。然而,近年来个别金融机构以创新之名行套利之实,扰乱市场秩序,致使金融乱象丛生、风险凸显。本文结合日常监管实践,通过对同业、理财业务“伪创新”的剖析和反思,以点带面,提出金融创新的未来之路。 一、金融“伪创新”的本质和表现 金融“伪创新”的本质,是银行绕开既有的监管规定,美化监管指标,从而实现进一步资产投放,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追逐盈利。从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领域来看,一是这些领域过去几年增长过快,甚至出现野蛮生长,部分年份增速逾100%。二是这些领域资金空转现象最突出。无论同业、理财还是表外业务中,银行业资金很多都是在同业之间空转,并没有完全流到实体经济。这些领域乱象丛生,经营非常不规范。三是这些领域潜藏较多风险,这种风险的复杂性值得警惕。因为增长快、有乱象,加之相关的制度、办法也不健全,所以潜在风险点比较多,相互之间交叉关联也比较突出。“同业里有理财,理财里有同业,表外里有同业也有理财”,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嵌套,非常复杂,银行业自身、监管都很难看清其基础资产,难以穿透,甚至很难看到由谁来承担风险。 通过“香肠式”拉长和“套娃式”叠加,金融“伪创新”增加了资金链条环节和穿透难度,从而无法识别底层资产,无法判断最终债务人的偿债能力等,是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绕开监管、实现监管套利的常见方式。 二、金融“伪创新”的根源、危害及整治 金融“伪创新”的根源有很多,一是机构和员工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差;二是内控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三是经营指标考核存在偏差,导致基层机构为了自身利益,片面追求指标完成,盲目竞争等等。金融“伪创新”不仅危害了银行业本身的降发展,而且给金融稳定、实体经济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带来一系列问题。近几年,金融市场新产业、新业务花样迭出,银行同业、理财、表外等业务领域创新较多,交叉性金融产品存在层层嵌套、链条过长,参与机构也存在业务、行为等不规范,这些种种问题被视为金融乱象。不仅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影响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为严重的是加大了金融风险,威胁着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一)埋下了金融风险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传染的隐患。在资管机构的操作下,理财产品总体规模、组合方式、投资流向都让人“雾里看花”,但其展示给投资人的却是高收益率。在高收益率的诱惑下,不断有投资者投资购买,这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资金池,进而加剧期限错配的严重程度,让正常的投资理财演变成“击鼓传花”的游戏,埋下金融风险隐患。 (二)对实体经济的降发展形成了制肘。一是推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拉长链条所导致的高收益率,导致实体企业的贷款利率上升。资金在金融体系空转,而急需金融支持的实体经济却无法获得足够资金,除非愿意接受高融资成本。二是挤占实体经济资金。因为金融投资的高收益高于投资实体的利润率,投资者宁愿将资金用来购买金融产品,也不会将资金用在企业技改、产品创新和开拓市场上,这显然不利于实体经济向高质量转型。 (三)对正在着力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形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影响“去库存、去杠杆”的效果。银行同业、理财产品追逐的是高收益率。目前正在推动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系列举措对房价大幅上涨有抑制作用,但基于对地方政府依赖房地产发展的判断,一些银行仍然更为关注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变着方式地持续为房地产商“输血”。这无疑鼓励了房地产商的投资热情,增加了商品房库存。从消费的角度看,居民购房的成本也在上升,从而推动了居民的家庭杠杠率。这显然削弱了“去杠杆”的效果。 因此,对于以套利为主要目的的“伪创新”,监管部门一方面不断消灭监管空白,补齐监管短板,减少监管套利空间,另一方通过强化制度建设,稳定市场预期,形成长效机制。让违法违规者得到应有惩处,让套利者无利可图,着力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促进银行业合规经营、稳舰展。事实上,从2017年开始,金融强监管的主旋律就已奏响。去年,银监会以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为主要抓手,经过一年的乱象整治,银行理财、同业、资管业务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资金空转程度减缓,脱虚向实效果显著。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套利行为、非法业务、高风险业务都得到了有效整治,经营秩序得到恢复,市场秩序趋于有序。 三、金融创新的未来之路 金融创新是提升银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提升防风险能力的必经之路。在监管政策执行过程中,需要将良性金融创新与“伪创新”区分开来,更好地保护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当前,银行业金融创新不是过快,而是相对滞后;不是过多过度,而是相对不足。只有围绕金融本源展开的创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良性的金融创新,应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目的。要通过金融创新,逐步解决影响金融服务效率的障碍,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服务力度。 二是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为根本方向。要通过金融创新,减少资金空转、层层嵌套和监管套利,促进“脱实向虚”的资金归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能力,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能力。 三是以防控金融风险为根本要求。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题。金融创新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重点,并通过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更加精准地防控风险。 最后,银行机构要提高银行机构员工的依法合规经营意识,使各项业务和创新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依法开展,杜绝以创新之名行套利之实,扰乱市场秩序。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3 11:59 , Processed in 0.30469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