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题:青山常在、生机盎然,向市场主体释放了哪些红利 新华社记者王亚宏、侠克 又见青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青山就是中国上亿市场主体,它们奠定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坚实根基,也是中国经济动力和活力之源。青山是经济中永恒的命题,要不断探索的是如何用精准有效的政策,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创出一片盎然生机。 今年市场主体面临的经济形势与去年大不相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不少企业短期内处境困难,当时提出留得青山,赢得未来,体现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以及坚决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决心。之后通过有效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成功留住了青山,展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乱云飞渡仍从容,当前经济形势已明显好转。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青山再现,从留住青山到青山常在凸显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对市场主体的期待。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是,政策层面给予市场主体的红利只加码不撤火。 从留得青山到青山常在,之前一些惠企利企的非常之策实现了常态化和机制化。从给企业减税降费,到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等,去年一些见到实效的措施今年被固定下来。企业期盼有效的政策,政府也捕捉到了企业的期盼,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规模明显大于去年,并推出一系列新的减税降费政策,这无疑会让市场主体进一步安心经营,轻装上阵。 要让青山常在,政府过紧日子要变成常态。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几年提出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政府省下的钱用在民生上,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会进一步助力市场主体。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这三减三办,系列措施能让企业进一步减掉负担、得到实惠。 青山常在,就有无限未来。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GDP首超100万亿元,这是青山葱郁的累累硕果,也是生机盎然的写照。稳住企业,帮助企业,是要长期坚持的工作。这方面的政策不但要有连续性,还要有一竿子插到底的穿透力。 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能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不竭的动能。期待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后,政策能快马加鞭抵达基层,惠及企业。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中国自然会赢得生机盎然的未来。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1 07:26 , Processed in 0.0617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