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曝光台 查看内容

家门口的幸福车间(一线行走)

评论: 0|来自: 人民日报

摘要: 工作细致一些、心思细腻一些,因地制宜引入产业,才能帮老乡找到更多致富门路 朝阳透过晨曦洒在金灿灿的油菜花上,一层薄的雾霭在山间飘荡。往年这时,湖南省衡阳县三湖镇村民王延会的儿子儿媳都已外出务工,老人 ...

工作细致一些、心思细腻一些,因地制宜引入产业,才能帮老乡找到更多致富门路

朝阳透过晨曦洒在金灿灿的油菜花上,一层薄的雾霭在山间飘荡。往年这时,湖南省衡阳县三湖镇村民王延会的儿子儿媳都已外出务工,老人只能独自在家。务工、务农、照顾家庭,村民很难兼顾。

这个春天,家门口扶贫车间响起了机器轰鸣声,王延会的烦恼消失了。

三湖镇是典型的农业乡镇,产业匮乏,发展后劲不足。这些年,靠着多项政策的支持,全镇已经整体脱贫。但在乡村振兴路上,如果没有稳定的产业支撑,增收致富很难长久。为此,三湖镇党委书记熊国样一度很发愁。

没有产业支撑,一些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就没有家门口的工作。熊国样发动党员和镇里在外务工的能人,多方联系相关企业来投资设厂。可三湖镇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一些企业家知道后并没有行动。

碰了壁的熊国样不甘心,静下心来多方找原因。一次入户走访,他发现檀山村有农户在家做一些手工活,主要是加工电子元件。原来是浙江一家电机公司将产品原料发过来,农户居家加工后再返还,有的村民每月能赚上千元。

如果邀请他们到村里设厂呢?不仅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也可以吸收更多村民就业。熊国样顿时眼前一亮。他积极与企业沟通,同时帮助解决扶贫车间选址、场地租用、水电等问题,扶贫车间去年顺利落地。

为了让大家安心务工,在熊国样的建议下,扶贫车间采取灵活就业的方式,村民既可以在工厂上班,也可以居家完成工作任务。龟石村的王立兵由于身体残疾,一直没有合适的工作。去年9月,村干部通知他来扶贫车间上班。现在王立兵吃准在厂里,月薪4000元左右。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他逢人便激动地说。

村民逐渐富起来后,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乡镇干部的协调下,扶贫车间配套的培训室、员工食堂、宿舍、医务室、文化广场正在逐步完善。让村民有事做、有钱赚,小小的扶贫车间解决了就近就业增收的难题,成了家门口的幸福车间,让乡亲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干部工作细致一些、心思细腻一些,因地制宜引入产业,做好服务与保障,加强组织与引导,才能帮老乡找到更多致富门路。

(作者为中国扶贫网编辑)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0 17:27 , Processed in 0.28123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