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汽车资讯 查看内容

蔚来车主,反对蔚来车主

评论: 0|来自: 中国新闻网

摘要:  ”京夜网客户端北京8月20日电(记者 张旭)近日,31岁企业家林文钦驾驶蔚来汽车,在高速路上开启NOP领航功能后车祸去世。警方尚未公布调查结果,蔚来则表示,事情没出结果之前不再发声。   谁也没想到,蔚来车主 ...
 ”京夜网客户端北京8月20日电(记者 张旭)近日,31岁企业家林文钦驾驶蔚来汽车,在高速路上开启NOP领航功能后车祸去世。警方尚未公布调查结果,蔚来则表示,事情没出结果之前不再发声。

  谁也没想到,蔚来车主却发声了。

  蔚来车主联合声明:未被误导

  8月18日,由500人签署的蔚来车主联合声明称:蔚来车主清楚知悉蔚来NP/NOP系辅助驾驶系统,而非自动驾驶系统或无人驾驶系统;清楚知悉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均没有正式商用的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系统;蔚来对其的介绍、宣传未对车主构成混淆和误导。

  声明还要求媒体公正客观赢得尊重。换句话说,所有与蔚来汽车自动驾驶的事故,都不是车的问题。如果报道说自动驾驶有问题,那就得不到公众尊重。

  汽车是否有问题,关系到车主安全,车主却站出来维护车企,这不禁让人想起粉丝护主的架势。难怪有观点认为,蔚来车主已经饭圈化。

  但这份所谓的蔚来车主声明很快就遭到了更多蔚来车主的反击。

  7000名蔚来车主反对被代表

  8月18日晚间,有车主在蔚来APP创建了#反对车主联合声明#的话题。截至19日发稿时,已有超7000人参与话题。

  在这一话题中,不少用户反对被代表。如,大神孟凡钧说:我不能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代表,他们也没有权利去代表我。

  还有用户质疑:在购车时,针对辅助驾驶系统,并没有接收到详细专业的介绍。因此所谓的联合声明中未对车主构成误导并不成立。

 ”京夜网记者查询发现,联合声明的发起人为林蔚,是ES8创始版车主,林蔚还是蔚来首届和第二届用户信托理事。

  为回应汹涌的质疑,8月18日晚间,林蔚发布动态称,声明附有签署者信息,没有代表未签署的车主,更没有代表全体车主。同时,自愿签署的500人系蔚来车主是事实,他们都是蔚来车主。

 ≡此,不少用户在评论区反对称:没写‘500位车主联合声明’就是错的。标题故意让人理解为全体车主。

  律师:联合声明属于无权无效代理

 ”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克丽指出,这个声明只能代表签署者自己,不能代表其他车主。

  每个车主都是独立的个体,五百个蔚来车主未取得当事人授权委托书之前,不得以他人代表或者代理人身份进行发表声明。该声明没有当事人授权委托书,也没有当事人事后追认,法律上称之为无权代理,当属无效。

  林文钦家属委托的北京权佑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林丽鸿向北京夜网记者表示,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商家有告知的义务,500名车主签署联合声明称没有被误导,相当于主动对商家进行免责。一般情况下,声明是消费者为维护自身利益签署的,维护商家利益的声明,十分罕见。

  目前,林文钦事故正在调查之中,一切都有待解答。林丽鸿强调,‘声明’对于没有签署的车主,并不具备法律效力,该‘声明’对于本案也不产生效力。

  蔚来到底有没有误导?

  在2017年12月的ES8发布会上,蔚来CEO李斌重点介绍了蔚来的自动辅助驾驶技术,并表示量产的ES8可以解放驾驶员50%的时间,五成时间以上车的安全性比你自己开不差。

  蔚来副总裁沈斐曾经发微博称,NIO Pliot越来越上瘾了,一点半会议结束出发,在自动辅助驾驶帮助下,放心边吃东西边开车了。目前,此条微博已被删除。

  有车主表示,去蔚来直营店试驾,很多工作人员在演示辅助驾驶的时候,都会双手离开方向盘,让车辆接管。这些行为,再加上宣传和表达上的模糊,难免会让消费者在驾驶过程中麻痹大意,甚至酿成悲剧。

  在林文钦事故尚未尘埃落定之时,蔚来车主对NP/NOP系统认知的联合声明遭遇蔚来车主的反对,无疑对蔚来的品牌形象造成更大打击。对此事,你又怎么看?(完)

本资讯标题,蔚来车主,反对蔚来车主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19 21:16 , Processed in 0.18684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