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可在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下,多少人由于长期加班,无暇欣赏这人间好时节?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向社会公开发布10个超时加班典型案例,明确996式的工作制违法,并进一步明晰工时及加班工资的法律适用标准。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降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而996模式下,每天工作时间为早9时至晚9时、每周工作6天,严重违反劳动法关于延长工作时间上限的规定。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用人单位漠视相关法规,有的直接将延长法定工作时间写在公司的规章制度中,有的衍生出弹性工作制大小周等隐形996工作模式。此次发布的超时加班典型案例,给这些用人单位敲响了警钟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容侵犯,畸形加班文化当休矣!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用人单位鼓吹狼性文化,打着崇尚奋斗的幌子,强制推行996。实际上,奋斗与休息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不懂得休息就是不懂得奋斗。长期超时加班,对劳动者的身心降都是摧残劳动者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劳如果得不到及时消除,容易埋下生病的隐患,甚至可能威胁生命安全。近年来,因996式工作制猝死、积劳成疾的新闻并不鲜见。如果没了降的身体,奋斗又何枝可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作强度越大,人越需要好好休息,否则就会影响后续的状态,这本是常识,但往往被忽视。张弛有度、劳逸结合,不仅对劳动者的身心降极为重要,对其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大有益处。因此,企业谋求发展不应以牺牲员工的休息和降为代价,而应在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激发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向996式的违法工作模式大声说不,让劳动者名正言顺地休息,还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出台具体措施,完善监督和日常检查机制,让劳动法在显性或隐性的996面前显现出足够的震慑力和约束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为奋斗添加上降底色,让劳动者和企业方在法律的框架内走向共赢。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8 02:57 , Processed in 0.34377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