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曝光台 查看内容

走进乡村看械|老茶山复活 长出致富金叶

评论: 0|来自: 新华网

摘要: 新华网重庆9月2日电(韩梦霖 蔡秀 周术军)8月25日清早,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保家镇清平社区3组的白茶种植基地,一垄垄半人高的茶树间,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管理茶树。村民忙碌的身影穿梭茶树间,谈笑声打破 ...

新华网重庆9月2日电(韩梦霖 蔡秀 周术军)8月25日清早,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保家镇清平社区3组的白茶种植基地,一垄垄半人高的茶树间,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管理茶树。村民忙碌的身影穿梭茶树间,谈笑声打破了清晨茶山的沉静。

这茶山还是要得哟,一天能挣80块钱,一年有1万多元收入。5年算下来,我靠着这片茶挣了五六万元呢。60多岁的村民阮太芝高兴地算起了她的务工收入账。

如果时间回到5年前,这片茶山就像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原来,在20世纪七十年代,这里就曾种植过茶树,茶叶曾为当地村民带来过不错的经济效益。可是,从1996年开始,因为品种老化,缺乏管理技术和整体运营思路,茶树也开始大批枯萎,茶叶产量逐年降低,茶山逐渐变成了荒山。

村里也是想眷法,在这几千亩的老茶山种过果树,培植过苗木,都没能真正让茶山&lsquo复活&rsquo。 清平社区党总支书记向光荣说,直到2017年,老茶山迎来了发展转机。当年,保家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浙江安吉白茶产业,打算在老茶山种植白茶。村民得知这一消息后,大都产生了怀疑:原本就是茶山,现在还是成了荒山,又种茶树,能行吗?

面对村民们的质疑,保家镇聘请专业人士通过多方考察研究,认为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都十分适宜种植白茶。对此,在这里试种了200亩白茶,经过精心的管理,一段时间以后,白茶长势非常好,茶叶品质优良。有了新品种、新技术、新的管理方法,我们对老茶山的&lsquo复活&rsquo充满了信心。向光荣说。

为了扩大白茶种植规模,保家镇成立了重庆郁江农业发展公司,并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让白茶产业真正落户当地。

五年来,保家镇按照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市场化、组织化、品牌化、景观化七化思路,推进保家镇白茶产业生态化发展和山区生态产业化开发,让白茶产业不仅能落地生根、还能开花结果。

通过五年时间,重庆郁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茶叶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我们也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落实各项帮扶政策,让茶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保家镇镇长黄建明说,目前,保家镇共种植白茶5079亩,曾经的荒山又变成了绿油油的茶山。

行走在茶园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味。住在茶园边上、来茶园里搞管护是当地村民唐安菊最喜欢的工作,也是她收入的主要来源。种茶、采茶、炒茶我都能干,一年能挣近两万元,加上土地流转费,五年算下来有七八万的收入。唐安菊说。

老茶山复活,让当地村民在家实现了就近就业,兼顾了家庭,挣得了工资。茶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了采茶季,茶园最大用工量达到600余人。

我们社区有1305亩集体土地都种上了白茶,通过&lsquo公司+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rsquo模式,村集体经济有了稳定收入。向光荣说,五年的发展,村里集体账户从以前的零到如今已经有了12万元的积蓄,村集体经济从以前的空壳村变成了产业村。

经过5年的发展壮大,昔日的老茶山,现在已变成保家镇群众致富增收的金山银山,真正让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谈到未来的发展,黄建明说,保家镇将依托区位优势、苗乡文化特色,将白茶的茶文化打造成旅游品牌,实现茶旅文化一体化、茶旅品牌一体化、茶旅产品一体化,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到了2023年茶叶进入丰产期,预计总产值近1亿元,村民的收入将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得到进一步增强。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8 03:01 , Processed in 0.35394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