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破解农产品冷链缺链短板

评论: 0|来自: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摘要:   农产品冷链是当前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短板所在,也是今后促进农业产业链升级的潜力所在。做大做强冷链既需要科技支撑,也需要增加资金投入,还需要补齐冷链设施短板,提高冷链质量效率,做好各环节衔接。   夏 ...

  农产品冷链是当前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短板所在,也是今后促进农业产业链升级的潜力所在。做大做强冷链既需要科技支撑,也需要增加资金投入,还需要补齐冷链设施短板,提高冷链质量效率,做好各环节衔接。

  夏日来临,冷链作用更显重要。日前,财政部、商务部决定以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为重点,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相关文件已经发布。由此审视,农产品冷链既是当前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短板所在,也是今后促进农业产业链升级的潜力所在。

  随着农业生产日益专业化、区域化,农产品呈现跨地域、反季节的大流通特征,不同于米面油,果蔬、肉类、水产等鲜活农产品仓储运输需要冷链支持。以果蔬物流损失率为例,发达国家可控制在5%以下,而我国该数据明显较高,原因就在于冷链物流还不发达。此前数据显示,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藏运输率分别为35%、57%、69%,远低于发达国家90%的平均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降低产后损耗,增加储运能力。

  长期以来,农产品区域性、季节性卖难买贵成为困扰农业的突出难题,影响着消费者和农民利益。分析起来,农产品集中上市带来的短时供求失衡是重要原因。农产品冷链物流贯穿一二三产业,连接生产和消费,是缓解上述问题的钥匙。暂时卖不掉就先存起来错峰的农产品更吃香,可以实现错季销售、扩展区域,既满足周年供应、消费升级需求,又能提升附加值、助农增收。

  当前农产品冷链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链现象,冷链设施总量明显不足。产地冷库建设相对滞后,现代化冷库数量偏少,低温加工配送中心不足,公路冷藏及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极低等问题有待解决。尽管全国冷库容量近年来保持较高增速,目前超过70%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有冷链设施,但是,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仍低于多数可比国家,还不能完全满足庞大的农产品产销需求。

  除总量问题以外,还有结构性矛盾。首先是城乡冷链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存在同质化低价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相当部分冷库利用率不高。其次,设施标准规范滞后,现有标准不统一、衔接不够,不少地方温控手段粗放,信息化程度较低,影响了效益。此外,运营主体也面临一些困难,其大多实力较弱,筹资能力较差,在用电用地等关键环节存在堵点。

  壮大冷链离不开科技支撑。农产品冷链物流本身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还要达到监管部门可溯源、可追查的要求。对市场主体来说,当务之急是加强智能分拣、全程温控等智慧冷链技术应用,推动5G、物联网等技术与冷链结合,加大视频采集、温湿感应等设备投入。对政府部门来说,要开展数字化冷库试点,构建多层级数字冷库网络,完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打通行业信息数据壁垒。

  做强冷链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冷链设施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虽有显著收益,但风险也很大,还有很大的公益性。比如,日本、韩国形成了以农协为主体的仓储保鲜冷链体系。法国、荷兰依托大型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搭建冷链物流体系。我国已在探索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的机制,要推动进一步降低市崇险,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近年来,有的第三方冷链平台联合保险公司,创新探索农产品运输过程理赔服务,较好解决农产品流通无险可买的难题,各地不妨借鉴。

  农产品冷链是产地与市场的桥梁。总体来看,要补齐冷链设施短板,提高冷链质量效率,做好各环节衔接。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冷链建设已具雏形,下一步要做好两个一公里衔接。要与产业优势衔接,聚焦产地最初一公里,在田间地头建设一批具备保鲜、预冷、初加工功能的中小型仓储设施。要与消费需求衔接,面向城市最后一公里,健全销地冷链分拨配送体系,引导商超企业等完善城市末端冷链物流设施。

本资讯标题,破解农产品冷链缺链短板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5 12:26 , Processed in 0.04419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