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形成黑土地保护的长效机制

评论: 0|来自: 人民日报

摘要:   常 钦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31日 第 05 版)   现象稀有且肥沃的黑土地,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近年来,为把黑土地养好用好,各项政策密集出 ...

  常 钦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31日 第 05 版)

  现象稀有且肥沃的黑土地,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近年来,为把黑土地养好用好,各项政策密集出台,农业机械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不断推进,我国在保护黑土地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点评

  一两黑土二两油,黑土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壤,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适宜耕种的优质土壤资源。研究表明,黑土地形成要经历上万年时间,300年左右才能形成1厘米的厚度。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主要黑土带之一,分布涉及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部分地区。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约为2.78亿亩,肥厚的黑土层富含大量养分,为农作物生长提供着丰厚滋养。得益于此,东北被称为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在我国粮食安全中起着压舱石作用。然而,由于长期高强度利用、土壤侵蚀等原因,我国黑土层厚度和有机质含量下降,出现变薄、变瘦、变硬的情况,影响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把黑土地用好养好,迫切性愈发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黑土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需要相关规划、资金、项目间统筹配合,多主体协同、多政策协力、多技术合成。从轮作休耕的推广,到秸秆覆盖还田等耕作方式的应用,新方法、新模式助力黑土地地力提升。从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实施,到黑土地保护法酝酿出台,保护黑土地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意志,制度正在长出牙齿。各担其责、形成合力,才能形成黑土地保护的长效机制。

  处理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重点和难点在耕地,既需要政策拉动、科技支撑,也需要种粮大户带动。黑龙江等4省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民是黑土地的耕耘者,有责任保护好黑土地。如今,在东北农村,很多农家院子里都停放着免耕播种机,保护性耕作已经越来越广泛。农机与农艺、用地与养地结合,不仅有助于减轻土壤风蚀水蚀、提升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也能有效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农民是黑土地保护的关键主体,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发展高效农业、品牌农业的有机结合,让保护者不吃亏、种粮者能增收,才能调动农民用地养地的积极性,让黑土地重焕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的生机。

  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完成1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黑土地,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恢复耕地地力、提升粮食产能,推动形成黑土地在利用中保护、以保护促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格局,一定能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本资讯标题,形成黑土地保护的长效机制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5 12:27 , Processed in 0.1115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