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食品级化妆品真的可以吃吗?

评论: 0|来自: 中国食品报

摘要:   近些年来,坊间出现了食品级化妆品的说法,商家宣称这类化妆品原料都是无添加纯天然的,更安全有效。一些商家打出食品级的招牌,是为了替代纯天然、无添加等早已被禁用的违法违规宣传,标榜 ...

  近些年来,坊间出现了食品级化妆品的说法,商家宣称这类化妆品原料都是无添加纯天然的,更安全有效。一些商家打出食品级的招牌,是为了替代纯天然、无添加等早已被禁用的违法违规宣传,标榜产品的安全性和高质量。

  相信很多人都力挺过食品级化妆品,甚至不少品牌也宣称纯天然、可食用,这让许多消费者认为这类化妆品抹在皮肤上肯定更安全,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纯天然/可食用只是商家的噱头

 ≥网上资料显示,美妆与美食这两个品类之间的渊源由来已久,英文里有一个专用词汇叫Foodmetic,指的就是那些以食物为灵感的化妆品和护肤品。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韩国市场,当时韩国品牌SkinFood、W.Lab等品牌打出了在护肤品中加入食品的概念,比如鸡蛋面膜、大米面膜,在当时受到不少消费者追捧。此后不少国家的品牌都做过类似的尝试,比如日本一度风靡到中国的酒糟面膜、红豆面膜、豆腐面霜等等,馥蕾诗的黄糖唇膏、红茶面膜等等。

  记者发现,抛开这类食品原料带来的实际效果不谈,从营销角度,将食材与美妆挂钩确实有好处。

  因为鸡蛋、豆腐、大米这类食品在人们心中原本就是降、安全的形象,在人们对品牌还没有强烈认同时,通过与食物挂钩,能强化消费者对于产品效果的认知——比如当品牌在某款面膜的包装和营销中强调鸡蛋的概念,消费者便自然地会将剥壳鸡蛋的光滑表面和化妆品联系起来。

  其实,商家鼓吹的食品级化妆品并非真得吃进肚子里,而是商家为了强调产品的安全性而制造的营销噱头。普通的化妆品被商家贴上可食用的标签后,不仅价格上涨,而且销量大增。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的定义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经口进入并由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在使用方法、作用机理等方面都与作为化工产品的化妆品完全不同,因此,许多人认为食品级化妆品这个说法并不成立。

  因此,大多化妆品含有添加剂等化学成分,是不可以食用的。可食用化妆品这一概念纯属商家宣传的一种噱头,是为了宣传效果而使用的市场语言。

  市民在购买化妆产品时要擦亮眼睛,不要被此类商品的宣传所迷惑。据专家介绍,化妆品中的一些原材料确实可以食用,但是在制作成化妆品的过程中,都会用到添加剂等化工原料。这些化工产品是不能食用的,仅因产品中有可食用的成分就标榜化妆品可食用,属于以偏概全。消费者如果上当受骗,可以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也可以向监管部门举报。

 ∩食用化妆品真的存在吗?

  近年来,为了迎合消费者对降绿色的需求,一些商家推出了食品级化妆品,如可食用果冻口红、食品级儿童防晒霜等等,并称此类化妆品安全有机、无副作用,是可以吃的化妆品。那么,这些食品级化妆品真的安全到可食用吗?

  为了凸显商品安全无添加,食品级是一些化妆品品牌在宣传中常会提及的概念。但事实上,按照药监局规定,安全的化妆品并不代表可食用,添加了食品级原料的化妆品也不能称自己为食用级。

  2021年10月8日,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显示,儿童化妆品需有专门标识,并不得标注食品级可食用等词语或图案。该规定是中国首个儿童化妆品发布的监管规定,除标签要求外,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10月18日,国家药监局又发布文章食品级化妆品是对消费者的误导,进一步强调,不存在食品级的化妆品,化妆品的安全性与是否可食用并无关系。

  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一些可食用或者在食品中广泛存在的物质被收录为化妆品禁用原料,禁止添加在化妆品中,比如:魔芋、维生素K-1等。如果商家想在化妆品里添加未收录在化妆品已使用原料目录的原料,还需对其皮肤刺激性、皮肤致敏性、光毒性、光敏性等进行毒理学评估,经全面评估认为安全的,并经国家药监局化妆品新原料注册或者备案后,方可作为化妆品原料使用。

 ≡此问题,一些专业人士也表示,食品就是食品,化妆品就是化妆品,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化妆品和护肤品属于不同行业,二者使用部位不同,吸收成分不同,所使用原料及产品生产指标的要求、禁限用要求、执行标准、检验标准等各不相同。

  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而食品的使用方式是经口摄入,并通过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协调合作来完成消化和吸收,与化妆品的使用方法、作用部位、作用机理均不相同。

  因此,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早在2010年发布的化妆品命名指南里就已规定纯天然为虚假性词意,不得在化妆品名称中使用。结合现行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对标签标注内容提出的禁止性要求来看,化妆品标签中纯天然宣称也属于违法违规宣称。

  纯天然被明令禁止,这才有了商家自创的食品级化妆品的营销噱头。不法商家投机取巧,大打法律的擦边球,暗示消费者能吃进嘴里的,用在身上更没问题,目的只是让产品身价上涨,销量增加。

 ≥有关专家介绍,不止食品级化妆品是伪概念,就连无化学成分添加的纯天然化妆品也并不存在。在化妆品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化妆品的性状稳定,商家多少会添加水、乳化剂、增稠剂、防腐剂等化学添加剂。即使是那些添加了食品的化妆品,主要成分依然是化学原料,并不具备可食用的条件。

  除了食品级纯天然,化妆品中典型的违法违规宣称还有特效顶级等绝对化词语、再生抗疲劳等夸大性词语,以及抗菌脱敏等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一定医疗作用和效果的词语。

 ≥了解,在国家药监局连续两年开展的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中,化妆品非法添加禁用原料等严重违法行为属于重点打击对象。专项行动期间,各地药品监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重拳出击,查处了一批化妆品重大典型案件,捣毁生产经营窝点5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人,涉案总金额超过20亿元。

  事实上,从前两年起,针对化妆品宣传乱象,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发布消费提示,称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如何判断化妆品的安全性?业内专家介绍,公众可以通过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化妆品监管APP来查询产品信息、了解化妆品知识、投诉举报。

  特别提醒,消费者使用化妆品发生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用可疑化妆品,并立即清理皮肤上的残留物。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就诊时带上可疑的化妆品及外包装,以便做斑贴试验等辅助检查,同时配合医生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

本资讯标题,食品级化妆品真的可以吃吗?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11-13 09:15 , Processed in 0.0426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