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日报记者?付丽丽 生活中,人们对天然的东西似乎有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对食品添加剂更是如此。 天然食品添加剂肯定比化学合成的更安全。这是大多数人的认识,事实究竟如何呢? 评价的方法和标准是一样的 〈照我国食品安全法中的定义,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盒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无论天然提取还是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其安全性都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即接受科学的检验,也就是风险评估。只要通过风险评估,获得批准并按标准规范使用,其安全性并无高下之分。11月28日,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降学院教授曹雁平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选择天然提取或人工合成,更多的是撒于成本,因为两者实现工艺目的是一样的。 曹雁平表示,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希望尽量少用点添加剂,这个要求无可厚非;但很多天然成分的数量太少或提取太难,没法应用更没法商业化;化学合成能够降低成本,保证食品这个低附加值产业能够可持续。 比如苯甲酸钠,一种防腐剂,由于天然植物中苯甲酸的含量太低,采用商业化提戎离时,生产原料受到季节、品种、种植面积等影响,导致生产成本高且价格波动大,影响食品企业的应用。而人工合成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曹雁平说。 曹雁平强调,所有的食品添加剂,不管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合成出来的,评价的方法和标准都是同一个;只要符合国标2760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限量,它们的安全性也是一致的,不存在谁比谁更安全的问题。 长期使用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吗 很多人也担心,食品中的添加剂种类太多,配料表后面一大排,这么多种累计之后会不会对身体有害? 其实,不用太恐慌。科信食品与降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说,我国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自设立之初,其安全性评价已经考虑了终生、每天、大量摄入的情况,确保人们在日常饮食中摄入的添加剂不会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远低于能导致疾病的剂量。 ∪如,阮光锋介绍,国家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就有限量规定,这个限量通常是动物安全剂量基础上再放大100倍,只要正常饮食,排除每天大量饮酒、或者不喝水只喝饮料等极端现象,其离造成降危害的量就会有很大距离,毕竟人们不可能终生、每天都吃超标食品。 曹雁平也表示,我国在设定每种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时开展的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会考虑不同年龄、地区、性别的人群一天吃多种食品且长期食用的情况。在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的毒理学方面也考虑了长期的问题,通过动物实验得到不产生任何不良影响的剂量,再除以保护系数,一般是100倍,作为对人体安全的剂量。 其中‘长期’是以‘终生’‘每天’的长度和强度来衡量,加上上述的保险系数,作为制定标准的科学依据,因此只要按标准使用,其安全性不足为虑。不会造成摄入过量,也不会对人体降产生危害。曹雁平说。 阮光锋认为,需要强调的是,说不一定产生危害并不是说超标行为可以容忍,更不是要让大家吃超标食品。企业始终应该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滥用食品添加剂和违法添加行为都是违法违规的,无论是否造成降危害都是违法的,也应该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食品标签来了解食品。比如,食品配料表是按照加工制造食品时各配料的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列,加入量小于2%的配料可以在配料表的最后以任意顺序排列。排在配料表第一位的,一般是加入量最多的配料。食品中所使用的所有食品添加剂都会在配料表中注明。 消费者可以通过食品标签,选择合法食品,识别配料、食品添加剂、营养成分等信息,避免过敏,均衡膳食。阮光锋提醒说。 本资讯标题,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的安全性不分高下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11-13 09:15 , Processed in 0.04164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