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内陆造海养虾 盒马把海鲜产地缩短1000公里

评论: 0|来自: 中国经济网

摘要:   随着设施渔业的发展,海鲜养殖也不再是沿海城市的专利。近日,首批来自重庆大足的南美白对虾在盒马上市,基地通过培育类似海洋的封闭生态系统,实现海虾的工厂化、规模化养殖,让本地人吃上了土生土长的新鲜海鲜 ...

  随着设施渔业的发展,海鲜养殖也不再是沿海城市的专利。近日,首批来自重庆大足的南美白对虾在盒马上市,基地通过培育类似海洋的封闭生态系统,实现海虾的工厂化、规模化养殖,让本地人吃上了土生土长的新鲜海鲜。

  产地缩短1000公里 让海鲜更新鲜

  轻点!轻点!小心它蹦出来。每次顾客挑虾,盒马重庆冉家坝店的玄周娟都异常紧张,因为活度太高,池子里的虾随时会蹦出水缸。

  周娟介绍,以往重庆市民要想吃到海虾,最近的产地是广东湛江,经过1200公里的长途奔波,虾早已进入休眠状态。如今,来自大足的南美白对虾上市后,从产地到门店,只需一个半小时。它们旺盛的生命力,给周娟的工作造成不少负担。

  不仅是活度高,这些诞生于重庆的海鲜,还拿到了国际权威机构认证的无抗养殖证书。重庆盒马商品总监李多思介绍,目前这些无抗虾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每天限量两百斤,靠着安全新鲜,每到下午就会卖光。预计到明年,年产量会达到30万斤,将覆盖川渝市场。

  运用生物技术实现内陆造海

  海鲜养殖,难在水源,深居内陆的山城,海水从哪里来?没有海,那就自己造!在重庆大足大安农业园区,2000平米的封闭厂房内,分布着近百个虾塘,虾苗们自由游弋在30度的温泉中,空气中弥漫着海的味道。

  由于距离产地更近,内陆产海虾的活度更高(盒马供图)

  这就是花费数年在重庆造的海!重庆零抗水产公司总经理宦国新介绍,在养殖技术如此达到的今天,人工调制海水已不是难事,但如果只靠换水养殖,平均养一斤虾的换水量可达50吨,在内陆城市简直是天方夜谭。

  为此,宦国新花6年时间,专研出了生物絮团技术,通过为人工海水添加微生物,效去除养殖水体中的粪便、残饵等颗粒物,形成生物循环,相当于在内陆打造了一个封闭的海洋生态系统。

  更难能可贵的是,为达到生态平衡,养殖过程不能添加任何抗生素,同时养殖海水可以循环使用,无任何排放,不会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

 ≌关6年 从实验室终于走进市场

  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李虹介绍,用生物絮团养虾,难点在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这项技术大多存在于实验室,能进入规模化商业运用,在西南实属首例。

  位于重庆大足区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工厂(盒马供图)

  研发这一技术,我花了6年,规模化投产又花了3年。这3年,全靠盒马。宦国新介绍,2020年,他看中川渝地区广阔的市场,在成渝经济带的节点选址,投资造海。但他没想到,研发多年的生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足足花了3年。

  每个虾池都是一个单独的生态系统,为维持生态平衡,必须控制好微生物与代谢物的比例。凭着一股倔强,宦国新卖掉了城里的房子,每天24小时住在工棚,对每个虾池进行实时监控。

  但宦国新并不孤单,从3年前第一批虾试验性出塘,到现如今形成稳定规模,盒马的订单总是源源不断。为了让宦国新安心养虾,盒马不仅提供了后端的运输、包装、推广等工作,还给出承诺:产多少要多少。

  宦国新表示,盒马的订单不仅给了他底气,还带来了不少资本的关注。今年拿到融资后,预计明年的产能可达30万斤,可供应成渝两地30多家盒马门店,实现内陆市民的吃虾自由。

本资讯标题,内陆造海养虾 盒马把海鲜产地缩短1000公里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11-22 00:33 , Processed in 0.17963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