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为什么说永乐大帝朱棣不是明君作者: 程万军 永乐五年初即公元1407年2月,才子解缙再一次被排挤出了中央。被皇帝朱棣贬出京城。 这次离京距离第一次离京已近二十年,此时的解缙已近不惑之年,但还是因为政治不成熟远离了权力中心。 与妻子临边时,解缙写下了一首诗赴广西: 多情为我谢彭郎,采石江深似渭阳。相聚六年如梦过,不如昨夜一更长。 从这首诗中不能看出,时年38岁的解缙,虽然充满了对朝廷生活的留恋,但已坦然面对现实,或许朝中的束缚早已令他厌倦,他也有一种从鸟笼里飞出去的冲动。 解缙大感惊愕,朝廷明明指令他出任广西布政司右参议,却怎么又将他遣往交趾呢?这一突然变更,解缙全然不知内情。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解缙离京后,马上遭同僚落井下石。 我们此前讲过,解缙受宠时,皇帝朱棣曾拿来重臣名单,让他逐一点评。因为个性使然,才子将每个大臣的长短处一语道破。如此便埋下了隐患。平日得宠时同僚不敢发作,到了失宠时刻,就不免墙倒众人推了。尤其是遭到解缙恶评、有才无德的礼部郎中李至刚,此时给了失宠才子热烈的回报。 听了李志刚这番话,朱棣深信不疑。他对解缙已怀有很深的成见,知道以解才子的傲气,他受此委屈,抱怨肯定是有的。李至刚一揭发,他立即采信,解缙还走在半道上,就接到公文:广西不必去了,你直接去交阯上任吧。 从这个事情来看,朱棣是个非常喜欢群臣告密的一个皇帝,他不是明君而是暴君。行否告密之风,这也是区分明君与暴君的一个重要标志。 开明的皇帝,大都对告密者嗤之以鼻。譬如千古一帝唐太宗。起初当皇帝时,也有不少告密者通过告密,前来邀宠。一开始太宗还以为这些人是忠臣。但丞相魏征对太宗说了这样一番话: 但是,明太宗不是唐太宗啊,这个朱棣比他老爹朱元璋还喜欢告密者。 为什么?在这里有必要做个深度交代。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 17:42 , Processed in 0.04424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